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原來當媽媽是這樣的.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原來當媽媽是這樣的. Show all posts

2013-02-12

我們在芬蘭泳池浴室學到的二三事


葉閃很害怕淋浴的。每次當我拿著花灑向他淋水時,他都大叫救命,又搖手又跑掉,我總是難以幫他洗澡。因為他不願意淋浴,每次在泳池游泳後沖身便麻煩了。

以前在香港,我們會在獨立一格的浴室裡洗澡,葉閃還不能跑掉。但在芬蘭的泳池裡,整個淋浴的地方都是開放式,沒有獨立一格格的浴室;而所有人都是赤裸去焗桑拿的,所以在浴室裡所有人都習慣赤裸全身去淋浴,然後再入桑拿房焗桑拿。

葉閃又好怕焗桑拿。我問「焗桑拿好嗎?」他總是搖頭搖手說「唔焗啊!」「點解啊?」「熱啊!熱啊!」於是,幫他洗澡已很不容易,哄他陪我去焗桑拿更加困難。但他不陪我去焗,我又不能把他留在桑拿房外,那我豈不是無法焗桑拿 !?

在我無計可施之際,有一對母子來到我們附近淋浴。那個兒子與葉閃年紀差不多,但那個媽媽根本毋須幫孩子沖涼,她只是調較好水溫,便把花灑遞給兒子,兒子便很自動自覺地自行洗澡。那刻,我驚訝得很,我一直在想「如何幫兒子沖涼」,沒有想到葉閃兩歲其實可以自己淋浴。我應該引導他自己學淋浴沖涼嘛!

「葉閃,你睇下哥哥自己用花灑沖涼啊,你想唔想試啊?」我指向那小孩的方向,讓葉閃也看到其他小孩是自己用花灑沖涼的,意會到淋浴並不可怕。愛玩的葉閃當然覺得有趣,便從我手上取了花灑,淋向自己的身體。「葉閃,你要咁刷個肚腩先得架!」我當然順勢教他如何搽沐浴露與刷身,他當是游戲一樣,嘻嘻哈哈地適應新一種沖涼的方式。

對葉閃而言,新的沖涼方式實在太有趣,這次他淋浴淋到不願走。後來那對母子走入桑拿房,我又問葉閃「我哋跟哥哥去焗桑拿好嗎?」於是害怕桑拿的葉閃又放膽跟我去焗桑拿了。

有人問我在芬蘭育兒有甚麼不同之處。我想,最大的方別是芬蘭的父母較早便願意放手,讓兒子嘗試照顧自己,例如吃飯、沖涼、脫外衣、去廁所等;而當葉閃看到身邊的小孩也懂得去做,便有勇氣和信心自己去嘗試。自立,那是每個小孩自少已開始學習的事。

在泳池浴室裡,葉閃學會淋浴,而媽媽我學會了放手。

2012-09-16

初到芬蘭:晴雨不定

原來我到了芬蘭只是十多天,但感覺已經過了一個月。

芬蘭的天氣變化很大,早上醒來的時候雖然很清涼,但大多是陽光普照,然而到了下午有時會烏雲密佈又刮風又下雨,一小時後又突然停雨放晴… 而我這十多天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大起大落。

原定計劃閃嫲會與我同步到芬蘭,逗留三個月協助葉閃適應新環境;但最後她未能買到機票與我同步出發,遲兩天才到芬蘭。然而我到芬蘭的第二天已經要全天要上orientation,於是我唯有把閃閃整天放在day care裡。粗心大意的我竟沒有想到,那是一個很錯誤的決定。

對於葉閃來說,他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第二天就與媽媽分開一整天,心裡當然很不好受。我把他送到day care準備離開之時,葉閃還未知道這是甚麼的一回事,還好奇day care裡各樣新奇的玩具。但是,當他見到我從大門離開,他就不斷拍窗說要與我離開,怎料我愈走愈遠,他心裡便開始著急… 那天下午我接他放學時,因為我迷路,結果在day care centre關門前的最後五分鐘才趕到,距離校門五百米我已經聽到小孩的哭聲──想不到那是平日不常哭的葉閃的哭聲,他已在校門等了很久等我回來接他!

翌日,我又要上全天orientation。今次,早上一到day care centre門口,葉閃已經意識到我會離開,不斷大哭不斷叫「媽啊媽啊媽啊」,最後老師要攬住他我才能離開。這天,葉閃幾乎全哭,連午飯也沒有怎麼吃,不斷拖住老師的手走向校門,期待我回來接他。放學時一見到我和剛到埗的閃嫲,當然又是一臉鼻涕與眼淚。

捱過了那兩天痛苦的day care,我終於有時間陪葉閃了,但葉閃明顯已少了安全感,每時每刻都要「監視」我的去向,若我不在他面前便大叫「媽媽」──在香港的他絶對是不會這樣的。晚上他又睡得不好,時常嚷著「飲奶飲奶」,因為躲在我懷裡飲奶是他取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然而在香港的他其實早已戒掉夜奶。後來我們離開couch surfing友人Anri的家遷入自己的新居,新居裡甚麼家具也沒有,空蕩蕩的一間屋令他沒有「家」的感覺,他不斷說要離開,好像想返回香港的家。

忘了第幾晚,半夜他又醒過來嚷著要飲奶,我和閃嫲已決定不再餵奶,結果葉閃彈起來又跳又叫,不斷在屋內走來走去嚎哭,無論我們拿著甚麼去哄他,他都一手掉到地上,甚至衝入廁所掉進馬桶內,連他心愛的叮噹衫他也豪不猶豫掉進馬桶──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葉閃發這麼大的脾氣,也不知道怎樣安慰他,當閃嫲抱住他哄他再入睡時,我縮在一角,我心裡害怕得很,我知道他不快樂但他不懂表達。

當大家說我帶住兒子去北歐留學好型,但實情是我的壓力好大。我既要一人申請全屋所有人的簽證機票保險,又要張羅各人在芬蘭的需要,每時每刻腦袋都不斷轉轉轉,連發夢都不斷想想想,實在很累;而葉閃與葉生能否適應北歐生活也是我最關注的事。葉閃那晚發了很大很大的脾氣,與及他整天都失去安全感,令我也不禁問向己:「我是否高估了一個兩歲的小孩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我這樣帶他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是否很自私?」我真的在想,要是他不適應,我們是否要回香港了吧?

那晚之後,我和閃嫲好清楚首要處理的不是添置新居用品等事,而是處理葉閃的情緒,如何重建他的安全感。翌日,我們把葉閃的玩具和衫褲全都拿出來,重建他的「閃閃遊戲角」,又抽時間陪他到附近草地散步,晚上與他讀書和聊天、與婆婆和爸爸玩視像電話,至少讓他感受到「快樂」,而不再是陌生與不安。

小孩是很簡單和直接的,你對他好,他自然感受得到。經過我和閃嫲的努力,閃閃也開始願意觀察新環境,也不斷說話表達自己,那是好預兆。不知道是否因為芬蘭天氣冷的關係,葉閃胃口變得非常好。以前在香港,他每次吃飯總是分心,吃一個小時還未完;但到芬蘭之後,不斷大叫「我要飯!我要飯!」,無論吃飯甚或食藥都非常合作,又主動又自律自己吃飯,二十分鐘便搞掂。有時更吃了兩碗飯,吃得比閃嫲還要多!他廣東話更進步神速,離港前我們帶他去母嬰健康院時,護士說他只懂說單字名詞、不懂說動詞、說話能力較弱;但他到芬蘭後卻不斷說話,連句子「我要點點點」他都懂得說!

在這裡短短十多天,葉閃轉變也很大,他好像也與我一樣學習堅強,努力面對新環境。但願,那只不過是「萬事起頭難」,雨過天晴後便會看到彩虹。


第一天返 Day Care 的閃閃一見我離開便拍窗要跟我走。

有天閃閃與閃嫲在家裡附近散步,閃閃在地上發現了蘋果,我們才知道原來這裡有很多蘋果樹!

原本閃閃應與其他小孩一同吃午飯的,但他一直哭也不吃飯,直至我們來接他放學,他才願意吃飯。

雖然時晴時雨,但是雨過天晴後便看到彩虹。

2012-07-14

教閃如何去小便


其實早於葉閃一歲多時,閃嫲已叮囑我,早晚要與葉閃開始建立去廁所屙尿的習慣。晚上臨睡前帶葉閃去廁所屙尿當然容易吧,我們與他刷牙後便如廁的。但是,至於早上的習慣,由於每天早上我都比葉閃遲起身(正確來說是他醒來叫我起床的),懶洋洋的我實在懶床良久也沒有即時帶葉閃如廁,他醒來時自然會把尿撒在尿片上。

至一歲半時,閃嫲已在日頭時段與葉閃建立如廁習慣,例如每一小時主動帶他去廁所,食飯後二十分鐘左右又去廁所,又教閃閃說「尿尿」等。在這些完美的訓練之下,葉閃兩個星期內已明白「去廁所」的概念,更成功在午睡醒來時,尿片還是乾爽的,走到廁所才屙尿。

當你看到你的兒子這麼聰明和勤力學會一個良好習慣,身為母親的我當然不敢怠慢,開始逼自己起床帶葉閃去廁所屙尿。更有趣的是,葉閃太理解我是懶床的,有時他更主動爬落床,手指指廁所,大叫「呢度呢度」,開聲要我起床帶他如廁。於是,葉閃也成功地為母親戒掉懶床的習慣(或帶他屙尿後才再懶床吧)。

不過,葉閃還是小孩,也會有忍不住、來不及去廁所便在廳中屙尿的時候(所謂的「賴尿」)。有次,他屙濕了褲仔,便突然嚎哭起來,儘管沒有人笑他,但他好像也明白這一件事是一種羞恥。


也有些時候,葉閃其實是愛去廁所玩水玩沖廁,報假案說「尿尿」,但其實想按制沖水作實。這些都令缺乏耐性及愛心的母親(即我)無名火起,嚷著「以後不帶你去廁所」。當然葉閃奸計得逞,報以一個奸笑。(我實在難以理解一歲多的小孩何故已經懂得奸笑!!!)

這兩天,葉閃連「便便」也懂得表示,他會發出「唔唔」的聲音,然後指著他的小坐廁叫「巴巴!巴巴!」(他的小坐廁是 Toy Story 圖案的,我們簡稱小坐廁為「巴斯光年」),請我們安排小坐廁給他排便。

學懂大小便是一個行為,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控制和處理身體的需要,那是小孩成長時必經的一課。

太好了,懶惰的閃媽又完成一關了。

2012-05-28

我與葉閃迷路了

迷路的感覺,通常只會出在身處陌生的環境之時;而我發現我已經有段時間沒迷路了,或更準確來說,我近年沒有容許自己嘗試在「迷路的世界」裡。

自從生下葉閃以來,我很多時出沒的地方都是屋企附近的公園,或是其他公園與別人的家,因為這些地方葉閃又喜歡,而我照顧葉閃的大小二便及飲食都較為方便。那些都是我熟悉的地方,一切以葉閃的需要為首要考慮。

這一天,因某些原因,我單丁一人與葉閃遊澳門了,等到黃昏的時候葉生才回來。我心裡乍驚又喜,一來高興葉閃可以陪我到我自己喜歡的地方去,但又有少少緊張一人在途上是否照顧到葉閃,連到底應否帶BB車也思量甚久。

我們一與葉生分道揚鑣不夠十分鐘,我就在威尼斯人酒店門外迷路了。雖然事前已經問路,也看過了地圖,我要坐的巴士是 26 號,但我還是走到了一個沒有 26 號巴士的巴士站。附近別說商店或民居,方圓幾百米也是新束束的馬路,巴士站只有另一個也不知該搭甚麼巴士的遊客。這一刻我有點慌了,我望望地圖,也搞不清要走多遠才找回 26 號巴士站。

那該怎麼辦好呢?要是我一人的話,我必定會自己一人找路去。但現在我是與葉閃在一起的,旁邊的馬路全都是大型的旅巴,我也不想推住 BB 車横過沒有街燈的馬路去找路。

沒有適合的巴士,我心裡很清楚,最容易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坐-的-士!但我離威尼斯人酒店門口也只是幾百米左右,大概所有沒有乘客的的士也到酒店區找客吧,怎會還有的士走到這裡兜客呢?那麼,我應否返回酒店門外載的士呢?但那已經是幾百米的路,還要抬 BB 車上落樓梯哦!我心裡又有種不服輸的感覺,不想走回頭路;馬路邊沙塵滾滾,我不想葉閃吸廢氣了,內心很想放棄找路,不想嘗試,只想盡快解決... 走回頭路似乎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

那一刻,我突然 flash back 那年我到丹麥的首天。我被丹麥的學生代表載到 apartment 後,只餘下我一人留在屋內,隔離所有房都沒有人。我連食物都沒有,好想返回巿中心逛逛,但完全不懂路,心裡還是掙扎良久才有勇氣走出房間,到路上找車去。我終於盲摸摸找到巴士站,但巴士站的牌全是丹麥文,我手裡又沒有地圖,根本不知道上哪一架巴士。好不容易等到有巴士來了,我一上車用英文問司機這車會否經巿中心,但原來巴士司機不懂英語的,車上的公公婆婆也不懂英語,但我還是抱住「搏下啦」的心情下付了 HK$18 坐了一程巴士,在人多的地方下了車,在街上尋找會說英語的人問路(結果還要是問了第三個才有了「正確」的方向指示!)... 如是者,我來到丹麥的首幾天全都是迷路、找路、迷路、再找路...

回想那些迷路的感覺與畫面,我好像找回幾年前的自己--那個還是單身的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迷路當食生菜的自己,歐遊時最喜歡的是到陌生語言的地方,與沒有共通語言、新相識的人用身體語言指手畫腳地溝通!怎麼我現在只是找不到巴士,就那麼著急呢?

巴士來了,那是 25 號。我不知道這架巴士往哪裡去。不過我與其在公路上坐以待斃,不如跳上這一架車。幸運的是,我坐了幾個站就見到了熟悉的澳門運動場,於是我又一人抬住葉閃坐住的 BB 車又上又落巴士,在新的地點重新出發找路!

迷路本是旅行的一部分。迷路並不可怕,失去嘗試找路的勇氣坐以待斃才是最可怕。


迷路太久了,呆在 BB 車的葉閃悶昏了,也累到睡著了。

2012-01-28

小孩睡覺是要訓練的!


小孩的睡眠問題,大概這是所有父母都曾經歷的難題。

葉閃現在一歲多了,還是未能自己入睡,半夜更會醒過來要飲夜奶。其實小孩早應在半歲左右學會自己睡覺,毋須父母輔助抱著或餵奶哄入睡,也避免與父母同床。而且,這階段的小孩主要營養乃是來自固體食物(即粥或飯/肉/菜等食物),毋須飲夜奶的(無論是母乳或奶粉)。

原本葉閃在三四個月大已被訓練獨自睡覺的,他最多哭鬧十分鐘,然後慢慢累了,就自己入睡。但是,到他八九個月懂得站立之後,他就不再只是趟在床上哭鬧,而是懂得站在嬰兒床欄邊不斷大叫,甚至扶住床欄企圖爬出來,直至你抱抱餵奶為止。我在日間要返全職,平日放工已很疲累,加上我不想半夜嘈醒葉生,於是半夜葉閃一叫嚷,懶惰的我就只想花數分鐘快快滿足他的要求,懶惰和因循地抱著他餵奶兼同床睡覺,沒有認真處理葉閃的睡眠問題,只是心裡暗自希望他明天不會再這樣--事實上當然不會吧!結果他日復一日繼續半夜醒過來,慢慢成為他的習慣,後來更多了一個非常準時的生理時鐘:每晚兩三點就會自然醒過來。

我們曾經也嘗試不同方法幫助葉閃改善這問題。有幾晚帶他到閃嫲家裡過夜,他半夜醒來見不到我,很快就自然再次入睡。又有幾晚閃嫲在我家過夜,葉閃一大叫就被閃嫲抱走,葉閃叫嚷了近半小時,閃嫲抱幾下,葉閃見不到我又很快自然入睡。又有次我外出公幹不在家,葉閃也毋須飲奶就自動睡覺,非常合作。可是,葉閃一返回家裡,或他知道我在家裡,他又再次「夜夜笙歌」。經過多番試驗之後,我們明白問題不是葉閃半夜肚餓,而是在於他對我的「心癮」,習慣半夜醒來要我抱要我餵奶。

農曆年前一星期,大概是出牙不適的關係,葉閃的睡眠問題變得更嚴重,他一晚半夜可以醒來兩三次,甚或四次,每次更是大吵大鬧,非半夜醒來要抱要飲奶不可!葉生忙到累到昏迷,於是半夜照顧葉閃的任務只落在我一人身上。間中一晚還可,但他持續幾晚,我的身體快要撐不住,疲累連飯也不想食,每天放工只想睡覺。這情況持續到第五天,那天早上我幾乎想把心一横請閃嫲幫助,送葉閃寄居在閃嫲家裡要睡幾晚,好讓我可以休息。

但是,我又怎能每次都把湊仔的責任交給閃嫲呢?而且,我太清楚問題是出自「我」身上,因為葉閃半夜只會扭計找我,不會找爸爸,也不會找嫲嫲。

轉眼又新年,那一天剛好是年廿八。年廿八洗邋遢,惡習也必須過去。於是我下定決心,在未來五天假期毋須上班的日子,狠心由他哭著也不要抱他餵奶哄他入睡,誓要令他學習獨自睡覺。

第一晚,葉閃如常凌晨兩點半醒來,又大叫要我抱抱。我沒有理會他,裝著睡覺的模樣,不斷回覆他「媽媽今晚不會抱你了」「你要自己睡了,我們都睡了」。葉閃當然不會就範,於是我們鬥長氣,他連續一小時大叫、吵鬧、嚎哭、咆哮,哭到雙眼腫到像剛出生時一樣,又不斷爬欄意圖「逃獄」;而我總是心大心細最後都忍心兼狠心沒有抱他,連葉生也不可插手抱抱。結果,在他持續足足一小時「抗爭」到累了之後,我輕輕推他趟在床上,他只有「認命」發出「blar blar blar blar」的投訴聲...

凌晨三點半,他睡著了!看著他合上眼那刻,我興奮得要記低慶祝:這是他第一晚半夜醒來沒有飲奶就睡著了。第一晚終於過去。有一刻我以為我會放棄;但是我沒有,結果我(們)都撐過了。

然後到了第二晚,葉閃醒了四次。第一次,葉閃醒來時嘩嘩大叫。我們像玩摔角般,他一站起來,我就推倒他 (當然是輕輕力吧),他在前一晚「領教」了我的狠心,知道我不會抱他,於是只好鳴叫「blar blar blar blar」就自行睡覺了。第二次,葉閃變得醒目了,沒有再嘩嘩大叫吵醒我,反而企圖靜靜地爬出床。可是,你醒我都唔苯,我一聽到他爬床的聲音就立即 KO 他,他的計謀失敗了,唯有繼續睡覺。如是者,這一晚我們重覆多兩次,幾乎每一小時都醒一次。唯一進步的是,他每次醒來又很快再睡覺,不再持續吵鬧。

第三晚,我煲碟到凌晨四點,葉閃也沒有醒過來;最後即使五點醒過來,我拍兩拍他他已經自己睡了。五天的特訓還未結束,短短三晚已有很大的進步。

其後,即使葉閃半夜醒過來,只要我拍兩拍他已知道要自己睡覺,毋須再飲奶、再抱抱。最重要的是,他已明白何謂「自己睡覺」,就算非半夜,只要我抱他上床,雖然他也會叫囂幾聲,但至少他已明白要睡覺了,願意自行入睡--我們成功了。

這刻我才知道,原來只要我肯改變,葉閃也可以適應及改變的。

小孩睡覺是要訓練的!做媽媽真的不可以懶,我要加油!


第一晚終於睡覺的葉閃。


2011-11-12

為甚麼孩子要上學?

早前我在 facebook 大叫「我今日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小孩報讀幼稚園是要面試的,而接受面試的是小孩的父母,即是我!!!我最怕面試!!!」,大家都以為我要安排葉閃入學、現在要面試了。多謝大家還留言叫我不用擔心,但實情是我那時只是剛開始看幼兒園的資料,而經過認真考慮後,我們決定明年不會安排葉閃入幼兒園,待三歲才入幼稚園。不過這件小事,幾乎令我如夢初醒要思考香港父母最煩惱的事情--孩子的教育。

葉閃剛剛只滿一歲,就要報學校了嗎?老實說,我最初都難以相信原來幼稚園/幼兒園是要早一年報讀的,但這是香港的現況。換言之,明年九月入學,今年十月家長們就要為子女張羅一切了。

至於我們豬扒家,為何無啦啦想報幼兒園呢?最主要原因是我們發現葉閃好喜歡和同齡的小孩玩耍,他時常在公園裡、食店內、圖書館裡見到同齡的小孩都主動上前,又伸手又發聲想和對方做朋友;而我們的圈子裡,大多是單身/未有小孩/不會結婚的朋友(或是我們在朋友圈內屬另類早婚生子的人),葉閃長時間只和我們同齡的朋友(即他的契爸契媽)玩耍,不多機會可與同齡的小孩交朋友。另外,我們也想減輕閃嫲湊仔的負擔,半天幼兒園可令閃嫲有多點休息或自由時間。於是,幼兒園成為了可能性之一。

那幼兒園到底是甚麼東西呢?首先,我要先解釋幼兒園與幼稚園的分別。幼稚園是給三歲的兒童入讀的,而幼兒園是給兩歲的(即所謂的「學前班」)。其實我們八十後這一代,大多是由幼稚園開始入學,那個年代還未普及幼兒園。至於幼兒園何故近年變得普及,我猜原因有三。第一是現時雙職父母增多,父母難以兼顧家庭與工作(特別是那些計劃隔兩年生一個的夫婦,當母親生第二胎的時候,而第一胎就剛剛足齡入幼兒園),唯有提早安排子女入學,讓有經驗的幼園老師教導子女,減輕湊仔的壓力;當有此需求就有供應,於是幼兒園也隨即增加。第二是現在人人都說「不要輸在起步點上」,唯有把起步點愈 set 愈前,兩歲稍為懂事就入讀學前班,「為入讀幼稚園作準備」云云,擔心子女到時未能適應等等。第三是為考入某某幼稚園,於是幼兒園成為熱身賽,若成功考入該幼稚園附屬的幼兒園,則好大機會可直上心儀的幼稚園,屆時又可以少擔心升小學的事(如無意外的話)。要注意的是,那些心儀的幼稚園未必一定是名牌幼稚園,因為不少幼稚園都會出現「多人爭位」的局面,我也不了解是否因為家長可自由為子女報讀幼稚園,報多少間不設上限,所有家長為保險計多報幾間,令報名總人數永遠多於真正需要的學額數目,令只要略有口碑的幼稚園都現報名人潮。

而我自己如何看送葉閃上幼兒園這事呢?據我資料有限及膚淺的理解,大多數幼兒園的學前班是不會教小孩任何 A B C/1+1=2 等「學術知識」,又不會有功課(that's good!),小孩都是返幼兒園隨便玩玩、學學簡單規矩、訓練自理能力等等,其實也不會太辛苦。

那為甚麼不考慮 playgroup 呢?那可能來自我對 playgroup 的偏見。因為我見那些 playgroup 的宣傳都是要學英文/普通話/法文/西班牙文/N種能力,好像家長付了那一百多元的一節內,教育中心就要提供好幾個活動,務求讓小孩在一小時內達到某個(或多個)預設的「教學目的」。其實愈年幼的小孩愈多創意,甚麼東西也好玩和充滿學習機會,用不著上那些雞精一小時,急於一小時內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我對 playgroup 並沒有好感。

除了 playgroup 外,近年還多了 home schooling。有些朋友(特別是沒有小孩的朋友)常說 home schooling 很好啊,既然學校制度又吃人,既然又不必要上幼稚園,不如不上學校自家教。大概他們沒有小孩,home schooling 這麼好,好像選擇幼稚園的父母都沒有給孩子最好的選擇。然而 home schooling 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我有一位與我同齡的朋友是沒有上幼稚園的,她非常聰明,語言能力很好。但是,我這位朋友沒有上幼稚園的原因是,她家裡有好多兄弟姊妹(五個或以上),而她是尾二,她有多位哥哥姐姐可以教導她,所以她沒有上幼稚園,童年時也有很多玩伴。即使外國的經驗,不少 home schooling 的家長也會組成網絡,定時自組學習班,讓小孩有機會與同齡的學童一起學習。我的葉閃是獨子/長子,既沒有同輩,身邊也未有這種網絡,雙親又全職工作,而現時我們的家也只有豆腐潤這麼小,要葉閃「在家學習」(就算有戶外課,但總有很多時候在家裡),我反而覺得 home schooling 是困住他在家裡。而且,我覺得上學也會為小孩帶來快樂,那就是與同齡的小孩一起玩,我對幼園並非反感,所以我最終也會送葉閃上學,那只是時間的問題。

後來我和閃嫲商量應否為葉閃安排入學這回事,閃嫲知道我們的想法後,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每星期她都會找些日子帶葉閃與她老友們的孫仔(那與葉閃同齡)一起玩耍,可讓葉閃多接觸同齡的小孩;而她也應付到現時照顧葉閃的情況,毋須急於送葉閃上幼兒園,可待葉閃三歲時才入半天的幼稚園。閃嫲曾在幼園工作,有很多觀察小孩成長的經驗,也了解葉閃的成長需要;在閃嫲仍可照顧葉閃的情況下,我當然很信任和支持她的想法吧。

入學這件事暫時總算告一段落,或延至下年才煩擾我(=P)。但這件事是一個開始,叫我這個懶散的母親認真思考關於小孩正規教育的問題。很多人會對 playgroup、home schooling、幼園等等持有不同的想法,A說這好,B說那好,但是到最後我們要選擇甚麼,還是要我們豬扒家自己認清楚自己需要甚麼後,才能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步點」及「不要做怪獸家長」這些群體壓力下,下定決心找一個自問適合自己的方向。

做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啊...

=============================

《為甚麼孩子要上學?》也是一本書的書名,作者是大江健三郎,曾於 1994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本書是作者因為照顧其智障兒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應該給他們什麼?」所寫的樸實隨筆。詳情見此連結


2011-10-04

一個被B拒食飯的阿媽的獨白

(1:30pm,我餵飯,葉閃唔食飯,一放餐匙埋嘴葉閃就轉面)

喂,又唔食飯?

閃閃,um um um um um,d 飯真係香喇!

(葉閃死都唔開口)

媽媽食兩啖先(作狀放入口)um!(扮吞左,再餵入葉閃個口,又搖頭唔食)

又唔食?點算好呢... 唔通未肚餓?

唔係丫,都成一點半啦,遲左個半鐘先食架喇喎...

唔通佢又蝦我?我要惡 d 叫佢食?

嗯... 點扮惡好呢...

(聲音變得強硬)葉閃,食飯喇。

(葉閃冇反應)

(聲音變得更強硬)葉閃,食飯喇,唔可以再蝦媽咪喇。

嗯... 其實我又唔應該一開始就假設佢扭計既...

唔通佢想先食魚?

(變返 tum b 的高音)閃閃,魚魚啊。

(餵到埋口,又唔食)

唔通想先食飯?

(變返 tum b 的高音)閃閃,食飯啊。

(又唔食,仲伸隻腳上食飯枱)


(我又扮惡)喂,唔準伸隻腳上黎,收返埋佢。(我放返佢隻腳落枱底)

(餵埋葉閃口,佢都係唔食)

(我開始想投降)


不如打俾閃嫲求救好冇呢

閃閃,你再唔食飯我打電話俾嫲嫲架喇?

但一打去,我又會想放棄等嫲嫲黎餵架喇...

堅持下啦...

應唔應該俾佢落地玩下先呢?


但佢話唔食就唔食,又會唔會縱壞佢呢?

(我開始肚餓,因為餵左成粒鐘,自己都未食飯)

閃閃,你再唔食飯,媽媽食架喇?(我自己先食一啖,好食,堅肚餓)

拿,你睇下,媽媽都話好食喎,你食唔食啊?

(葉閃又唔食,我又食多啖)

真好食!

2011-09-28

玩具電話背後的秘密

上篇提及我們帶葉閃到母嬰健康院時,姑娘問葉閃懂得玩玩具電話未,我不明白姑娘問這問題的意思。後來有朋友提醒我,小孩玩玩具電話其實也是一個測試項目,測試小孩是否懂得想像遊戲,即是將一件假的東西當作真的來玩,例如扮食玩具食物。換言之,小孩知道那是假的,但仍模仿成人的行為來當真的使用那玩具。
認知發展
二歲的孩子是充滿想像力的,他會有一些象徵性的行為或想像的遊戲,例如拿起玩具電話假裝給奶奶撥電話或假裝拿空碗餵洋娃娃吃東西等,當你看到他爬上椅子,在水龍頭前把手弄濕時,別急著罵他,很可能他只是在假裝模仿妳洗碗而已。
(原文連結:http://www.yourfamily.com.tw/Education2-4.html
朋友的提醒非常好,當頭棒喝叫醒我們這些自以為是、以為自己讀過下書的父母。(雖然如果護士姑娘當天願意詳細解釋問題背後的理念,我們這些父母可以學得更多。)

我想,做父母的確需要虛心一點,持續進修,不斷學習關於育兒的知道。嘩,仲辛苦過去讀 master 啊!


2011-09-25

葉閃你懂得玩玩具電話未?


每次帶葉閃去母嬰健康院檢查,我總是想與護士姑娘見面的情況、與及她們問的問題逐一記下來,因為有些的確幾好笑。

今次是葉閃一歲的健康檢查,大概都是做一些活動了解葉閃的成長情況是否「正常」。

姑娘一見葉閃,就拿出專為嬰兒而設的兩粒星星餅,放一粒在葉閃右手邊。葉閃有點猶疑,因為他不認識這姑娘,但她一來就給他餅,他望望我們,好像想問我們到底應否伸手取餅。

我知道這是「測試右手」,於是指著星星餅引導葉閃叫著「葉閃,星星餅啊!」為食的葉閃才夠膽伸手取那粒星星餅。

葉閃剛放入口,還未吞下星星餅,姑娘又拿出第二粒星星,放在葉閃的左手邊。我又知道這次「測試左手」,又重覆「星星餅啊!」

可是,當葉閃的口還在食第一粒的時候,他是不會貪吃第二粒星星餅的,這是他的飲食習慣。我想:難道這樣就不合格? 姑娘也即時向我們擺動姆指與食指,問:「bb 不懂用左手這兩隻手指嗎?」

「他是吃完第一粒才取第二粒的。」閃嫲帶點尷尬回應。Hey,每個 bb 也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嘛!--我心裡想。

姑娘沒耐性等葉閃吃完第一粒,接著又問葉閃玩過甚麼甚麼玩具啊,是否懂得做某些動作啊之類這些基本問題。有些葉閃做到,有些葉閃做不到。不過我又不用太擔心:每個 bb 的學習時間不同吧,總有些事情快,總有些事情慢。

然而姑娘問了一題最令我摸不著頭腦的問題是:「bb 懂得玩玩具電話未?」

「下?!」我和閃嫲當下第一個反應也不懂回應。何故是玩具電話這一種玩具呢?

然後姑娘右手扮成一個電話的手勢,放在右耳邊,再解釋:「即是把玩具電話放在耳邊扮聽電話呢~」

我望望閃嫲,大家交換眼神,腦內不斷掠過葉閃玩玩具電話的情景,但的確從未見他「聽電話」。遲疑兩秒後,我才說:「他不懂啊。」

姑娘的表情有點錯愕,好像難以相信一個會走路的小孩竟然不懂玩玩具電話:「你們家裡沒有玩具電話嗎?」

「有啊,只是沒有教他聽電話啊。」

>>>>>>>>>


後來回家途中,我和閃嫲又說起「玩具電話」一事。

「我知道葉閃為何不會聽電話了!」葉閃的經理人閃嫲像偵探一樣:「因為我們都沒有在他面前『聽電話』。」

對!我們都是用 speaker 或 hand-free 較多,都沒有把電話放在耳邊講電話!其餘時間更只在捽電話和影相!(iPhone 後遺症!) 連葉閃也有 SimPhone (iPhone 仿製品),而他看得太多人在捽電話,他也只會用手指捽電話,從不知道電話是放在耳邊的!!

「可能將來姑娘要 update 一下,問問家裡的小孩是否懂捽電話!」閃嫲還真會說笑道。

>>>>>>>>>

回家後,我好認真觀察葉閃到底懂甚麼。

他懂得從電腦拔出 speaker 接駁電腦的線,然後研究如何把 speaker 的線插回那個只有幾 mm 的小孔裡。

他懂得入廁所取了洗衣籃的污糟衫,然後走入睡房用污糟衫抹地。

他懂得食飯的時候,把跌在口水肩的幾粒飯,逐粒逐粒拾回放入口。

他懂得在我抱他的時候,搶我的眼鏡,或伸手指塞入我的鼻孔中。

他懂得經過風扇的時候,提起左腳跨過地上的電線;放下左腳後,再提右腳跨過,然後成功跨過電線。

其實姑娘問有關葉閃懂不懂的事,如模仿、運用小手指肌肉等,他沒有如衛生署的指引做到某些特定動作,但用他的喜好及方法表示給我們他已做到。

如果,下次姑娘問我們「葉閃懂甚麼?」,既可更人性化了解小孩的性格及生長情況,而我也會有很多騎哩的樂事與她分享。


葉閃的玩具電話 SimPhone。
(阿米高自家手作)
後續:玩具電話背後的秘密

2011-09-15

生存是怎樣的一回事


葉閃一歲了,這一年來時間過得很快。

有人說要為小孩每天拍一張相片,因為他的樣子每天都會有變化,而我真的幾乎每天都為他拍下相片。近日重看這些相片,看著他這一年來樣子的變化,曾經有刻像梁朝偉,也有刻像哥哥,但至近日 chok 到像林峯,真是可惜也 ... 哈哈哈哈。

看著葉閃由初生時甚麼都不懂,只懂得哭、吃和睡,到五個月學轉身,六個月學坐著,七個月學站立,十一個月學走路;那十隻小手指由最初觸摸玩具,到捉住玩具,至近日懂得撩我鼻孔和開 Mac 機 (!!!);這一步步的過程,提醒我原來我們最初來到世界是怎樣走過來的:無論是郁動小尾指,或是踏步向前走,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其實是在我們小小小時候,也要下過一番功夫,才學會這些小動作。於是,我覺得陪著葉閃長大的同時,我也重新學習何謂生活,好像自己由初生重頭開始過一樣。

據說小孩要到學會說話的時候才有記憶(我指是到長大後仍記得的事),換言之,其實葉閃長大後是記不起這一年來我們的經歷,包括我們一起坐飛機去檳城、與 Larau 去香港的馬爾代夫(我在 couchsurfing 認識的女生,葉閃很喜歡她,不斷叫 "lau lau lau lau lau")、一起學習坐企走的點點滴滴!於是,我時常覺得,在這一年來,其實不是我們陪葉閃,而是他來到這個世界陪我們的,為我們的世界帶點歡樂,也重新喚起我們生存是怎樣的一回事,每一天也以天真的笑臉為我們的生活打打氣!

葉閃,我真的愈來愈喜歡你。感謝你。

葉閃一歲時,我為他做了一個哈哈笑生日水果蛋糕。
(但沒有蛋糕的,哈哈)

2011-05-30

我不再是BB,我是葉閃!

最近與葉閃相處,他總是用不同形式去告訴我:「我不再是BB,我是葉閃!」

葉閃偶然還會半夜叫醒。以前初生階段的他半夜喊醒,他只可以躺在床上哭著等我們去抱他去救他。現在他半夜喊醒,他可以迅速轉身,自己扶著床欄坐著或站著,像憤怒鳥一樣大叫,主動要求你去抱他。

吃粥仔的時候,葉閃也不再是乖乖張開口等你餵,他會伸手搶你的餐具,一臉「我要自己來」的態度。於是,最近我們每次餵他時,也會多準備一套餐具作道具,他又要自己拿著一套餐匙,模仿著我們把餐匙放入口,而我們就趁機把食物餵給他,這樣軟硬兼施才吃完粥仔。

除了上述一副「我要甚麼」的表達之外,葉閃也會反抗。在家裡,有時我們會不容許葉閃做某些事情,而當葉閃被拒絶的時候,他會兩小手捉實拳頭,發出一下「吖」的叫聲(但不會哭),然後走開。

又有一次,我們外出食飯,我們不斷食食食,葉閃無得食,他望著我們(或是盯著我們),我們一與他有眼神接觸,他就發出「吖」的叫聲,要求我們餵他吃點,激動得連老闆娘也走過來問「小孩為甚麼生氣啊?」

他不再是初生BB時只求食與睡,還活生生的有想法,也會提反對。除了表達yes or no,更重要的是葉閃懂得表達他喜歡的快樂。

上星期,朋友知道我們一家去海洋公園,笑說葉閃那麼小也不懂得玩。這樣小看葉閃,那就錯了。葉閃的五官是不斷感受環境的,他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從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到。我們帶他到海洋館、水母館時,他的小手是貼著玻璃,追著魚和水母地移動。坐登山纜車或摩天輪時,他享受那種人在半空/高處的感覺,會興奮得大叫又大笑。即使同樣是「吖」聲,你也可從不同的「吖」聲中感受他的感覺,知道他喜歡或不喜歡甚麼。

我感到,他真的離開母體,變身成為「葉閃」了。

葉閃非常喜歡坐海洋公園的吊車

2011-05-07

湊仔的 mentor

閃嫲與閃
母親節前夕,該寫一點關於做母親的心情。其實我覺得自己還未像一個母親,我似乎較像葉閃的姐姐,而閃嫲更像葉閃的「母親」。因為,在我要工作的日子,全都是閃嫲替我照顧葉閃的。正所謂「生娘不及養娘大」,閃嫲和葉閃感情特別要好。所以葉閃的母親節,一定要和閃嫲慶祝吧。

湊仔是需要 mentor 的,而在我學做母親這一個角色之際,閃嫲是我的 mentor。由照顧葉閃屙屎、沖涼、轉食固體食物、頭暈身熱等,我都是從閃嫲身上學的。旁人都說婆媳很容易因為照顧小孩而鬧不和,自問幸運,我和閃嫲湊仔的取態/想法也是接近,而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就上網找專家、看書或問護士,沒有誰人當自己必定是對的。

除了「知識」層面上向閃嫲學習,「觀摩」閃嫲湊閃,也讓我學了不少。我和葉閃玩玩具,總是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給他玩,我 give,葉閃 take。有次我觀察閃嫲和葉閃玩,閃嫲是和葉閃一起玩同一個玩具,與葉閃是互相 give and take,葉閃遞玩具給閃嫲,閃嫲也給葉閃反應,逗得葉閃相當開心。這刻我更明白「mentor 的重要性」,因為有些事情不是說出口或純粹指導的,而是透過觀察和潛移默化的。

我慶幸有人陪我湊葉閃,讓我感到湊仔並不困難。在湊仔的過程中,我更明白「家族」是怎樣一回事,就是把某些情感一代一代傳下去 ... 這也是我結婚生仔後最大的得著。

祝願所有母親(包括婆婆和嫲嫲)母親節快樂!:)

不要用電子產品餵哺你的小孩

angry!

我時常在地鐵車廂內見到有父母把 iphone / ipad 拿來給年紀輕輕 (少至半歲,大至四五歲) 的小孩作玩具,然後任由小孩自己一人「推」iphone、玩 angry bird 等,我個人絶不贊成。

第一,其實小孩還對身邊事物好奇,你不給他 iphone / ipad,他會花時間觀察車上的途人、與途人玩鬼臉等,你可以和他聊天,用不著用 iphone / ipad 來令他解悶。

第二,某護士朋友告訴我,小孩的眼球未能接受熒幕這一類跳動太多的畫面,故不贊成小孩太小就開始看熒幕或電視,更何況是 iphone / ipad。

你給小孩甚麼,他就會成為甚麼。小孩年紀還小,那是培養他對外界好奇、訓練其觀察力和社交技巧的好時機,如果每當他沒事幹,你就給他電子產品一個人打機,讓電子產品塞滿他的世界,你覺得他還會學懂與人溝通嗎?

除非我的小孩已上學,他身邊的朋友也會玩電子遊戲,而電子產品成為他社交的一部分,否則我不會隨便給他玩電子產品。有時,我覺得在朋友面前獨自玩 iphone 也不尊重對方,所以,我在小孩面前玩 iphone 也覺得不太適合。因為,我要尊重我的小孩,他在我面前也想與我溝通的,我就要放下電子產品。

所以,無論幾累也陪他玩一會吧,不要把電子產品成為小孩的奶嘴啊。

2011-04-10

我們一同學習

小孩長得好快好快,閃閃今天剛剛七個月生日了。

剛剛有朋友成為父母,我看著他們每天在 facebook 有關餵奶、捱夜的 status,才發現最艱難的日子原來已過得很快;抱著他們初生的BB,才發現自己已記不起當日閃閃出世時的細小身體。一切來得太快太快,沒有寫下的話,真的轉眼就記不起。

大家時常說為小孩多拍照,因為小孩的臉每天都在變。其實除了他外在樣貌身型的轉變之外,他的腦袋每天也在學習,他心裡擁有的感受愈來愈多樣。我以為他剛剛學會一件事,轉眼他又在學習另一樣新的事情,應是我在學習「他在學習甚麼」。

他四至六個月期間,開始食固體食物,要循序漸進引入不同質感的食物,由米糊開始,慢慢有粥水、水果蓉、粥仔、有魚有菜的粥仔等。逢周末湊閃的我,剛在閃嫲身上學會準備米糊(我也很蠢的學了兩三星期),轉眼又要學煲粥;剛掌握煲粥的火候(別笑,我真的煲燶了兩次,比率佔 30%),又要學打碎蔬果、魚肉等。

湊 B 媽媽這個角色最大的挑戰是,孩子長得很快很快,我不斷在學習應付他不斷增加、不斷變新的需要。龍應台寫了一本書叫<孩子,慢慢來>,我未看過那書,但隱約間也明白這書名背後所盛載的感情。

雖然閃閃身體長很很快,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慢慢地學習。有一件關於閃閃學習的小事,啟發了我「教育」是怎樣的一回事。

在閃閃剛滿月的時候,我觀察到他的眼睛開始對外在世界好奇,而我又礙於身體未完全復完,未能時常抱他玩樂。於是,我給他第一個玩具。那是一個可以給閃閃「自己玩」的玩具。我只是放這個架在他面前,他會眼仔碌碌觀察這個玩具。



葉閃從小特別喜歡踢腿,我們把這個架稍移至他腳上的位置,捉著他的腳踢一兩下架上的玩具,教曉他這是「可以踢的」。大概他覺得好玩吧,很快就學會自行踢公仔,還會像練足球一樣不斷踢。這個架就成為他練黎根腳之用。



後來我和謙認為他可以嘗試訓練手眼協調,而不純粹亂踢。於是,我們又捉著他的手,一起觸摸架上的馬馬公仔。他看過後,覺得有趣,開始嘗試舉手。初時並不順利,他舉手但左右搖擺也摸不到馬馬。我們會再示範一次,他又認真的跟著再試。


多試幾次,當他真的成功之後,我和謙會拍手,告訴他「你成功了!」雖然那時的閃閃還未懂得笑,但他會望實我們的拍手,又會不斷舉手、不斷試,看出他知道這是一個小遊戲,也是一個小挑戰(遊戲本身也有挑戰的成分)。

慢慢我發現閃閃玩馬馬公仔只會用左手摸馬馬公仔,我們常常笑說閃閃是左撇子。雖說左手也不壞,但心裡也著急:「為何你不練練右手呢?」於是好幾次我刻意捉著閃閃的右手摸馬馬公仔,希望幫他訓練右手。

可是,閃閃還是喜歡用左手觸摸公仔。那好吧,我唯有對自己說:「其實天生左手的孩子右腦會發達。」然後我再沒有刻意訓練左或右,由得他用他喜歡的方法玩。於是,閃閃更快樂地用左手觸摸玩具,大部分時候都用左手。

直至有一次,我靜靜在他身旁,觀察他一個人玩這個架。看到他不只是張開手觸摸這個玩具,還會伸縮小指頭「抓」著玩具!


原來,閃閃不斷用左手,是因為他想學習「抓」這個動作。這個動作我是沒有在他面前示範過的,不過,小孩就是會從觀察你的活動,自行學習這個動作。

這一次,學習中的不只是閃閃,還有媽媽我。我一直以為他只愛左手、不用右手,沒有留意到他心裡其實想用較為靈活的手學習新的動作!這刻我才發現自己也有「怪獸家長」的天性,好想推孩子快點學習更多的事:你學會了左手,就學右手吧。事實上,孩子是有自己的時間表和學習圖的,他學會了「觸摸」,他再想學「抓」,他自己會想鑽研不同的動作。

學習小肌肉還是一件小小事,但是這小事提醒我甚麼是「教育」。身為父母的我除了可以「教」之外,但更重要的是「育」--培育。觀察小孩需要甚麼,就放手給他自行嘗試。就像種子撒下了,如何建立一個可讓種子成長的空間,最後種子還是要自己成長。

我想,我除了快快適應閃閃的身理改變,也要慢慢來觀察,這樣才能閱讀閃閃的心理需要啊。


葉閃,我們一同學習吧!

2011-03-18

我寫了一封信給林煥光...

最近一件小事,令我感受到「母親」這個角色,很容易因為這個家庭崗位所帶來的責任,而令人因此產生不必要的聯想或假設,從而製造無根據的評價或質疑。


於是,我寫了一封信給平機會主席林煥光,分享我對平機會《家庭崗位歧視條例》的建議,希望除了立法反歧視之外,我們還要做積極的立法保障親職的父母。信中的末段,我寫了:


我了解平機會本身已有多項推動《家庭崗位歧視條例》的教育工作,然而,我希望平機會考慮以下的工作,積極地建立一個共融及包容的社會:
1. 推動本地育兒津貼及假期(parental insurance and parental leave)的立法,推動社會各界了解育兒的家庭是為社會培育下一代,對整體社會有所貢獻,一樣值得尊重。那僱員可明正言順地因著家庭崗位的需要而請假,而無須提防上司會否因此而評價其工作表現。
2. 推動上班哺乳休息時間(Nursing Breaks),令婦女能夠光明正大在辦公時間內享有每天兩節每次不多於30分鐘的哺乳休息時間擠奶,不用擔心上司或同事的目光及壓力。這可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第183號公約[註一]。
唯有設立保障家庭崗位的法例,這樣才可正面、積極及有效地使巿民不會因為家庭崗位而受到歧視。希望平機會日後可更大力推動本港建立一個尊重及包容多元的社會。

這封信的收信人是林煥光主席,而非平機會,因為我並不打算投訴任何人。再者,投訴或批評一個人,好容易;但思考甚麼制度製造出這類人的思想,繼而提出改變制度的建議,從而改變人的思想,這樣更為重要及有建設性。

我希望我這一封信,可以讓更多職親父母得到保障,這樣才可消除我的慎怒。


======================================

[註一] 國際勞工組織第183號公約

C183 Maternity Protection Convention, 2000

Article 10
1. A woman shall be provided with the right to one or more daily breaks or a daily reduction of hours of work to breastfeed her child.
2.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nursing breaks or the reduction of daily hours of work are allowed, their number, the duration of nursing breaks and the procedures for the reduction of daily hours of work shall be determined by national law and practice. These breaks or the reduction of daily hours of work shall be counted as working time and remunerated accordingly.

2011-02-22

媽媽新丁血淚史 (2) - 餵母乳的日子

昨天讀《明報》星期日生活,主題是「無奶之城」,談到母乳與奶粉。天然食物是最好的,母乳比奶粉好──這一點幾乎不用置疑。不過作為一個餵母乳的過來人,老實說,如果不用餵母乳,我相信早期湊B的疲累應該可以減半。

母乳不及奶粉飽肚,所以BB飲夜奶的時間較長,媽媽捱夜奶的日子也相對較多。好幾次,當我半夜被葉閃的肚餓喊聲嘈醒的時候,我真的有想過「不如叫葉生餵奶粉吧啦!」,那我就可以好好睡覺了。當然,事實上葉生比我更懶瞓,這個「如意算盤」應該是打不響的,哈哈哈!我也用盡意志力趕走睡意,努力捱眼訓餵夜奶,撐得一日得一日。

除了身體的疲累,餵母乳其實也很孤獨的。這不是奶樽,不會大家輪流餵奶,享受湊B之樂。還有上一代的專業媽媽大多是餵奶粉的,覺得BB飲飽飽是最重要,餵奶粉出街又方便,不覺得需要堅持母乳;於是一見BB扭計就會覺得你不夠奶水,趕快叫你補奶粉,其實這樣很容易令媽媽愈來愈難餵母乳,也打擊媽媽的自信。

儘管餵母乳是最辛苦的,但餵母乳卻是我整個湊B生涯之中,我最深感受的一次體驗,也令我明白為何媽媽的角色是不可取締的。

當葉閃飲母乳的時候,我感到我身體內的水份,被我的孩子吸啜後進入他的食道,轉化為他的食物,支撐著他的生命,給予他能量--這已經是一種人體奧妙了。。更奇妙的是,餵母乳的媽媽的身體是與小孩的身體相連的,小孩每隔兩至三小時肚餓,而媽媽就每隔兩至三小時完成一次造奶;即小孩肚餓之時,媽媽也會谷奶。即使媽媽外出,若外出的時間過長,媽媽也需要定時泵奶,否則乳線就會塞住,好像有塊石頭頂住心口似的,非常辛苦的。所以,小孩的吸啜,其實也幫助媽媽「排走」奶水,是一個 give and take 的過程,二人是共生的,這也是媽媽與小孩最難而言喻又親密的關係。所以,餵母乳不單是因為母乳健康,也是最甜蜜的親子時刻...

現在,葉閃已經五個半月大了,早就戒夜奶了,每餐相隔的時間也相對較長,我的身體比最初時好得多了,亦已掌握餵母乳的節奏,仍是餵哺全母乳;我也感到很高興,快要達到「首半年持續餵哺母乳」的目標啊!

捱過最辛苦的日子,回頭再看,好像又不覺得是一回事。媽媽新丁大概要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

(當然,我非常感謝葉生與奶奶,相信我餵哺母乳的知識及決定,又替我處理所有家頭細務,我可專心餵奶和休息,有精神才有母乳啊。)

(唔係講笑,餵母乳令我重拾何謂「堅持」架!所以此文特此紀念。)


2011-01-07

媽媽新丁血淚史 (1)


我,由準媽媽變成葉閃媽,終於捱過閃閃的頭三個月了!老實說,這三個月是非常非常非常之辛苦,對於又怕痛、人又懶的我,簡直是一段血淚史 !!!! (太誇張了吧!) 如果生第二個時,不用再捱這種辛苦,生多一個又如何!

現在用時光機回到閃閃出世之前一晚──
「在9月8日21時至9日淩晨3時59分之間,天文台錄得雲對地和雲間閃電次數合共超過3.34萬次。」

想不到這三萬幾次的閃電,預告著閃閃的來臨!一天後,9月10日的凌晨4點,閃閃在我的肚中狂踢,我的子宮開始收縮,因為距離預產期還有兩星期,當時還以為是假陣痛!但原來閃閃已經想「閃」出來。

早上10點我終於搞清楚那是真陣痛,趕快叫閃爸煮了一個豐富的早餐,沖了熱水涼,就捧著肚子飛的士趕去醫院了。護士說子宫還未張開,預計還要等一段時間,於是我還叫葉生去上班,說「你放工再過來吧,閃閃應該不會太快的!」

說時遲那時快,葉生一走了,我的肚就痛到不得了!我捉著那個「笑氣」(給孕婦生娩前呼吸的麻醉氣,有助減痛)吸啊吸,大叫「姑娘我生得喇!」,但姑娘一直都回應「未得啊,等多左先啦,仲有排痛。」

那種痛楚不斷加強,痛到我幾乎想大叫「我不想再生了!」──當然,我不能夠在那個時刻說不生了吧,唯有希望閃閃你快點閃出來,我就不用再痛了。

終於在下午4點54分,葉生在閃爺出世前十分鐘趕到(或是閃爺等葉生到才爬出來)。生仔那份舒暢,大概是便秘了一百天後,終於把肚子裡的大石屙出來一樣痛快。

我幾乎虛脫了,身體發冷,傷口作痛。護士把閃閃抱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見閃閃已懂得開眼(還要是單眼),小手又捉著我的手指,眼耳鼻俱全,心裡很感動──那就拍下我們第一張家庭照了。

往後兩天在醫院的日子,由餵奶到換片,我都是摸著鼻子過河,在估估下湊我第一個孩子。醫院的護士很嚴,婦產房猶如集中營,定時餵奶,定時食飯,定時與人接觸(即探病時間)。我明明半夜五點餵奶餵到六點半,但七點又被護士叫醒要餵奶,幸好閃閃比我更懶,沒有醒過來,我才可以多睡一會。(不過事後再看此事,其實護士用意也不是壞的,嚴一點好讓我們快點適應湊B的生活,和督促我們堅持餵母乳。)

葉生很好,還有我的朋友們,幾乎所有探病時間都有人來探我,為我解悶。我傻下傻下就出院了,回家看到那一塵不染的家,心想葉生(還有契媽契爸和奶奶)真的很努力去清潔,迎接我和閃閃回家。

在家千日好,至少有更多時間與葉生和閃閃家庭樂。奶奶的照顧也很好,幾乎我醒來就有得吃,睡著又不用擔心閃,好好的休養身體。

可是,由於我堅持餵母乳,餵奶的工作不可假手於人!初生嬰兒每兩小時食一餐奶,每次食差不多半小時,即是我餵半小時,休息一小時半,又要餵奶了,一天重覆十二次!天啊!我幾乎沒有睡覺,醒來就餵,餵完就想睡,連飯也不想吃,也沒有力氣吃飯。

很多人來探閃閃,望著大家對這位素未謀面的新家庭成員那麼興奮,我那刻真不明白「愛」是怎樣可以純粹建基於血緣之上(我大概想得太多了吧)。還有由於閃認得我身上的味道(奶味),我一抱他他就扭計要飲奶,於是我盡量也不抱他。既要辛苦餵奶,但又不可抱他,有好幾刻我覺得自己好像一個奶媽而已。

據說大部分媽媽產後頭幾天因為荷爾蒙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我也有,我會怪葉生為甚麼不好好疼錫我,於是不斷提他為我做甚麼要做甚麼,然後寫了一篇《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很想告訴他其實你做甚麼甚麼就可以令我開心。但寫完之際,發現葉生其實大部分都有實行。的而且確,生後第一刻覺得自己好辛苦,希望全世界都遷就我。其實葉生已經努力學習做爸爸,待我也很好,我要懷著感恩之心,才懂得欣賞。

解開心裡的鬱悶後,正式開始我三個月的全職湊B及師奶歲月,努力學幫BB沖涼、餵片、適當時候訓練BB… 由零概念,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育嬰哲學。其實做全職媽媽真的很偉大,這三個月的實踐,令我反思更多何謂「教」與「育」,下回再分解!

葉閃拍的第一張相片:剛出生已開眼了!

2010-09-18

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

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

1. 每日幾忙都好,爭取時間同你老婆同個 B 一齊玩。你老婆由生仔o個一刻不斷湊仔,又因為生仔而身體差晒,淨係 feel 到好累同好痛,心理上冇咁快感受到生仔既喜悅。儘量製造一下家庭樂,等佢都享受到生仔既喜悅。

2. 生仔前買一部 iPhone / 集影相影片上網玩樂於一身既智能電話俾你老婆。(或者游說你老婆買一部亦得)由生仔留院到坐月,你老婆大部分時間都係對住粒 B/自己一個人,又唔出得街,又未必下下有精力去開電腦,一部輕巧既電話俾佢自娛一番係可以抒緩情緒,特別係餵夜奶冇人同佢傾計既晚上。

3. 你老婆夜晚餵夜奶其實好辛苦。你未必可以幫到手,但千祈唔好淨係掛住訓,至少叫兩聲等佢知道你知道佢忙碌中。當你老婆餵完奶,幾豬扒都要轉個身去攬下佢,佢一個人成晚眼光光餵奶,又冇得訓,好需要有人疼錫。

4. 每朝起身第一件事係去廚房座熱一杯鮮奶,然後先去做其他野(刷牙洗面上網玩面書 whatever),幾分鐘後記得返轉頭拎杯奶俾老婆飲。你老婆夜晚餵完夜奶其實好肚餓,但又冇力去廚房拎野食,第二朝起身面都未洗又要即刻餵奶,真係好好好肚餓。座熱一杯鮮奶所花既時間好短,但至少俾你老婆頂下肚,又窩心。

5. 當你老婆餵完奶個樣死下死下,記得伸出雙手幫手掃風抱 B 抹面換片。餵人奶你幫唔到,唯有做下其他野幫佢湊 B,唔好淨係玩 B。

6. 如果一班專業阿媽仲追問「做左 XXX 未啊?」你幫你老婆搞啦,因為餵完人奶真係冇晒力,個腦都 function 唔到,你仲要求佢可以做乜呢?俾你老婆慢慢學湊仔啦。

7. BB 係好可愛,但唔好淨係同個 BB 講野。你老婆o係隔離都想你同佢講下野。

8. 你老婆出院頭一個星期身體仲未有力,傷口仲會痛,行步路都要搵野扶,所以唔好要佢操勞任何野,叫佢去拎野都唔好。一個星期後,到佢傷口好返可以行路既時候,但晚晚餵奶精神都仲未好,所以盡量俾佢 hae,等佢回復精神同平穩情緒。

9. 餵人奶其實令到成個人好乾,多斟水俾佢飲;可以既話,買少少多汁既生果,俾佢可以滋潤一下。

10. 如果你老婆而家餵 B 餵到冇乜表情,又唔多出聲,其實佢真係好累。記得主動同佢講多兩句,俾佢知道你都知佢辛苦。

最後,如果佢湊 B 捱左咁耐,都冇發你脾氣,仲寫篇「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自娛一番,其實佢算有耐性架喇,仲有兩分幽默同三分文彩,好好珍惜。

btw,其實我老公都真係好好,佢真係咁忙都努力做晒所有家務同上述事情!讚!


由於閃閃太懶訓,要出動「豬扒戰隊」叫醒閃閃起身飲​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