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像雜貨店一樣的生活.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像雜貨店一樣的生活. Show all posts

2013-01-26

當下

留學生活很不容易,而且我還要帶住兒子,兼任媽媽與學生兩個身份。每天一早起床,天還未亮便送兒子上學,然後自己上學與工作,還要趕及四點半便到幼兒園接兒子,回家又煮飯與陪兒子,沒有蒲吧甚少派對連電影也少看,真的「發憤圖強」式留學生活。

另一位現正於英國留學的楊小姐,用《那些年...》裡面的金句「人生許多事都是徒勞無功」來形容現在「天天練習」「沒有去蒲」但可能畢業後無法從事相關工作的留學生活,我又何嘗不是呢?我讀的還要是 Social Research,你幾時聽到香港人認真對待政策研究呢?現在連統計處職員都被揭發造假了,唉!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享受現在的求學生活,把現在每科的自選研究功課當是「真正」的研究來對待,每一小步都反覆思考幾十次才落筆。


「人生許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前設是重視有沒有結果。關於這些在芬蘭的日子,我努力學習以平常心對待,重視過程,那已經是享受了。回來後還有沒有這種空間與機會,還有我的學位能否助我升職加薪,那卻不是我可以預料的。要是投資事業的話,我早便讀那些賺錢行業的學科吧。


現在猶如「借回來的時間,借回來的空間」,我可以專心求學問,專心做媽媽。日子雖短,但心滿意足。


2012-10-26

身體


身體 長滿了又痕又腫的紅點
她 被粉紅的兵團侵襲
她 被圈畫了大大小小的侵據點
她 已不在屬於我

我 快要發狂
恨不得 即時向你們宣戰!!


2012-10-11

我總能碰上快樂

每隔一段時間,當我心裡煩擾不安的時候,我便想起 John Fung 這段獨白,心裡讀過一遍又一遍來安撫自己:
很多時快樂都離我很遠,直到一個晚上,我在夢中對自己說:「你現在還不快樂,還要等到何時呢?」醒了,真的,還要等到何時呢?我開始學跳 Tango、彈結他,還組了一支叫 'What Band' 的樂隊,也當起義工,用可以付出可以有的能力、力量去貢獻,去服務。在那裡,我總能碰上快樂。(John Fung,《樓花》)
一個攝影師,成為攝影師之前曾從事過二十種不同行業。

人生,的確是充滿可能性,重要的是有否捉緊每個時刻去享受、去學習、去追求。


樓花(攝影師:馮建中)


馮建中個人與作品簡介



2012-05-28

我與葉閃迷路了

迷路的感覺,通常只會出在身處陌生的環境之時;而我發現我已經有段時間沒迷路了,或更準確來說,我近年沒有容許自己嘗試在「迷路的世界」裡。

自從生下葉閃以來,我很多時出沒的地方都是屋企附近的公園,或是其他公園與別人的家,因為這些地方葉閃又喜歡,而我照顧葉閃的大小二便及飲食都較為方便。那些都是我熟悉的地方,一切以葉閃的需要為首要考慮。

這一天,因某些原因,我單丁一人與葉閃遊澳門了,等到黃昏的時候葉生才回來。我心裡乍驚又喜,一來高興葉閃可以陪我到我自己喜歡的地方去,但又有少少緊張一人在途上是否照顧到葉閃,連到底應否帶BB車也思量甚久。

我們一與葉生分道揚鑣不夠十分鐘,我就在威尼斯人酒店門外迷路了。雖然事前已經問路,也看過了地圖,我要坐的巴士是 26 號,但我還是走到了一個沒有 26 號巴士的巴士站。附近別說商店或民居,方圓幾百米也是新束束的馬路,巴士站只有另一個也不知該搭甚麼巴士的遊客。這一刻我有點慌了,我望望地圖,也搞不清要走多遠才找回 26 號巴士站。

那該怎麼辦好呢?要是我一人的話,我必定會自己一人找路去。但現在我是與葉閃在一起的,旁邊的馬路全都是大型的旅巴,我也不想推住 BB 車横過沒有街燈的馬路去找路。

沒有適合的巴士,我心裡很清楚,最容易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坐-的-士!但我離威尼斯人酒店門口也只是幾百米左右,大概所有沒有乘客的的士也到酒店區找客吧,怎會還有的士走到這裡兜客呢?那麼,我應否返回酒店門外載的士呢?但那已經是幾百米的路,還要抬 BB 車上落樓梯哦!我心裡又有種不服輸的感覺,不想走回頭路;馬路邊沙塵滾滾,我不想葉閃吸廢氣了,內心很想放棄找路,不想嘗試,只想盡快解決... 走回頭路似乎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

那一刻,我突然 flash back 那年我到丹麥的首天。我被丹麥的學生代表載到 apartment 後,只餘下我一人留在屋內,隔離所有房都沒有人。我連食物都沒有,好想返回巿中心逛逛,但完全不懂路,心裡還是掙扎良久才有勇氣走出房間,到路上找車去。我終於盲摸摸找到巴士站,但巴士站的牌全是丹麥文,我手裡又沒有地圖,根本不知道上哪一架巴士。好不容易等到有巴士來了,我一上車用英文問司機這車會否經巿中心,但原來巴士司機不懂英語的,車上的公公婆婆也不懂英語,但我還是抱住「搏下啦」的心情下付了 HK$18 坐了一程巴士,在人多的地方下了車,在街上尋找會說英語的人問路(結果還要是問了第三個才有了「正確」的方向指示!)... 如是者,我來到丹麥的首幾天全都是迷路、找路、迷路、再找路...

回想那些迷路的感覺與畫面,我好像找回幾年前的自己--那個還是單身的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迷路當食生菜的自己,歐遊時最喜歡的是到陌生語言的地方,與沒有共通語言、新相識的人用身體語言指手畫腳地溝通!怎麼我現在只是找不到巴士,就那麼著急呢?

巴士來了,那是 25 號。我不知道這架巴士往哪裡去。不過我與其在公路上坐以待斃,不如跳上這一架車。幸運的是,我坐了幾個站就見到了熟悉的澳門運動場,於是我又一人抬住葉閃坐住的 BB 車又上又落巴士,在新的地點重新出發找路!

迷路本是旅行的一部分。迷路並不可怕,失去嘗試找路的勇氣坐以待斃才是最可怕。


迷路太久了,呆在 BB 車的葉閃悶昏了,也累到睡著了。

2012-04-07

我家樓下有個大戲棚


因為「西九熱」的關係,早前我也很好奇那個《西九大戲棚》,可是錯過了。這星期青衣街坊組織為慶祝真君大帝寶誕而搭了一個大戲棚,還邀請鳴芝聲劇團一連上演十套粵劇;我為了一嘗「戲棚」,昨晚豬扒家晚飯後就去了湊熱鬧,看了半套《帝女花》。

第一次到這種大戲棚及從未看過粵劇的我,一踏上戲棚就非常喜歡。戲棚給人的感覺非常簡單,只用木柱和長竹製造,但原來內裡是微微向舞台方向傾斜的,後面的觀眾席也可清楚見到舞台上演的戲。戲棚屬半開放式,觀眾完全可以望到戲棚外的情況,沒有所謂的隔音設施,但聲音也很集中,不會受戲棚外的車聲或人聲所影響,也很通風。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沒有買票的人也可站在戲棚外圍看戲,這種「開放」也是惠及沒有能力支付票價的普羅大眾,也給我們這些八卦的小巿民多了機會認識粵劇。

這裡不是西九,這裡的設施全都很簡陋,但這裡的大戲棚很有氣氛,我看到那些無論是戲棚內坐著的觀眾,或是站在戲棚外的站著的觀眾,也是看得非常投入。而全晚我覺得最最最重要的,不是戲棚,也不是舞台上的粵劇明星,而是戲棚的環境及位置。戲棚外有很多小攤檔,賣小食的、賣玩具的、拜真君的等等,還有一些閒置的空地,沒有麻煩的保安和規矩。小孩在戲棚外買小食後在空地上遊玩,大人可以入去戲棚看戲。戲棚地點也在屋村之內,很多人也是晚飯後來的。看戲也好,拜神也好,買宵夜也好,散步也好,好奇也好,總之一家大細也可以來參與,管他甚麼藝術不藝術吧。

青衣街坊大戲棚

2012-03-01

寫作的練習

文化研究系其中一個必修課是 critical writing workshop,當年我的老師是生哥。記得有次 tutorial class 中生哥評論我們的作品,生哥說我的作品猶如那些寫 blog,我突然猶如小孩發難一樣,說道:「其實我都唔鍾意寫文,點解文研學生必定要寫文...」

生哥(或以及當時的同學)當下呆了幾秒後,然後才說道:「好多時寫文第一次都是寫得不好的,要不斷改,改到寫得好為止。」不知道我的坦率和直接有否嚇倒生哥,但他還是循循善誘地回應;然而這一句話,也在我無數次寫文章翻來覆去改文改到想嘔的時候,輕輕又在我腦內浮現。

現在畢業後,在社會大學打滾,同樣要時常寫文章。頭一兩年寫的都是計劃書及報告,所用的都是官僚文字,例如「幾多場活動帶來幾多幾多效能」,沒甚麼話想說,寫完讀完也未必呈現甚麼重點,只交代事情。直至近年,工作上也參與採訪及撰文,才開始對「寫作」更有具體及實在的感覺。

寫作的首要原因,是因為作者有話,不吐不快。於是,對我而言,文章的重點是能否突出作者想講的角度。即使文章內容部分都是描述式的,但描述一件事總有作者的個人看法。例如我寫的是一盆花,我選擇描寫它的葉、或是花,以至如何描寫,這種選擇已經代表我的一些想法。

所以,如果寫文章寫到猶如一份鱔稿的話,這也反映作者沒有個人角度,這也是我審視自己寫作的一種反思。

做人沒有角度,那就變成一條直線,緩緩攤在書桌上,猶如沒有存在過一樣。

2011-11-16

當你面對失敗

我們害怕失敗
因為我們只是想得到讚賞

真正追求進步的人
是不怕失敗
因為失敗是收窄範圍
讓你了解如何才是成功

那些年,我們還會守候在 ICQ 的日子...

那些年
沒有醒目電話的年代
沒有 whats app 的 double tick
用 56K 的速度蹲在電腦面前才能對話

那些年
我們會記著對方 online 的時間
於特定時間內與電腦寸步不離
就是為了等待那一個喔噢

那些年
我們可以選擇 invisible
小心翼翼、心大心細
還是把對方放在 visible list
因為那是一種「VIP」的象徵

那些年
我們時常 reload 又 reload 對方的 profile
看著那些似懂非懂的文字
內心莫明其妙地囉囉孿起來

那些年
我們說「88」以後
還會等幾分鐘
看看對方是否已 offline
看看對方有否更新 profile

那些年
我們還會憑歌寄意
細心選擇帶有喻意的歌詞
還小心猜度對方有否看見

那些年
我們還會守候在 ICQ 的日子
時間過得這麼的慢
愛情來來去去都沒有進展




現在到底那是誰已不重要
但那過去守著喔噢的時光
好像對我說青春已一去不返
明天還要返工 大家還是快快早抖吧

2011-11-06

那三分二的開始

如果我的人生有 75 歲命的話,剛剛踏入 26 歲的我,已經過了人生的三分一。

過去這三分一很快樂,沒有承受不到的失敗,路途上也充滿驚喜。正如年幼時父母帶我去算命時,算命師傅形容我這一生「傻人有傻福」,又或是我這個人天生就是容易滿足,微小的事我都能夠看到美好的地方。感謝這些年來陪我跑的同伴,在我失敗的時候你們扶起我,在我困難的時候你們伸出援手,在我拼博的時候你們為我打氣,這一切都塑造今天的我。

那好吧,現在要跑人生的三分二了 (或只餘下更少的路!),我要做甚麼呢?

嘻嘻嘻,我的目標太清楚了。少說話多做事,希望下年生日前我已經達到目標,然後可以和大家分享。人生常存希望,現在要努力向前跑了。

2011-09-13

如果你愛我




如果你愛我
作詞:周耀輝 作曲:梁基爵 編曲:梁基爵

在這一刻 讓我於高處跌下
而無懼怕 如你愛我
用你的方法承受承受我嗎
但你沒有答話 相信仍在尋覓對白
有些細沙 令一室空氣現在混濁了吧
難得一刻 讓我將真心相透露如同病發
如你愛我 用你的一切明白明白我嗎
但我沒有說話 不算疲累
仍舊坐下 轉一個彎
讓灰色知覺慢慢如微塵降下

* 知不知這份愛搖動時 便發現心的層次
這關係 今天美麗未如從前 還有沒有意思
知不知我為你沉下時 在發問我願不願意
這關係 一些缺憾造成懷疑 不著痕跡地情變 *

讓你讓我愛吧 相對時候仍未太壞
抹一抹它 飛的終會慢慢如微塵降下

相親相愛直至搖動時 便發現心的層次
這關係 今天美麗未如從前 還有沒有意思
不知不覺直至沉下時 在發問你願不願見
這關係 怎麼接受未如從前 不斷回憶著情意

2011-08-27

Recent Reading


中學年代,好想英文進步,不斷操 past paper,又上補習班,可是沒有帶來任何改變,我的英文由頭到尾到是 D 來 D 去。

最近 iPhone 壞了,無聊下開始讀英語小說,由經典的 Animal Farm,到通俗的 The Devil wears Prada,怎料愈看愈覺得有趣味;加上我常愛「讀」書(真是「讀出聲」的「讀」),自覺連英語會話都流暢了。以前在學時有那麼多時間,卻把時間放在沉悶及沒意思的操 paper 上;現在返工湊仔日忙十二小時,只靠書不離身,等車坐車時偷閒閱讀,只怪讀書的時間太少了。

人生就是這樣,年少的青春總是浪費在無聊的追逐之上。我多希望年少的時候是多讀書,而非操 paper!


2011-08-18

如果你還相信這世界有 Mr./Mrs. Right...


有人問我關於Mr.Right / Mrs.Right的事,我的回應是:「Mr./Mrs.Right其實只是一個宗教,而你最好不要迷信這一回事!」

我身邊不少朋友步入25歲,大家開始想:「對方到底是否我的Mr./Mrs.Right呢?」Mr./Mrs.Right有兩個含意,第一是所謂「命中注定的一個」(大家總相信上天/神會安排另一個與自己非常相襯的一個人),第二是「結婚對象」,即一生一世要相依共處的伴侶。由於這個Mr./Mrs.Right「命中注定」,又「對足一世」,於是無論是已拍拖的,或只是純曖昧的,大家也緊張地「計算」對方是否Mr./Mrs.Right。

有次,朋友A對我說,他/她認識了R不足一個月,就很喜歡對方,感覺猶如遇上了Mr./Mrs.Right一樣,然後A很落力地追求R。A的追求攻勢非常順利,一個月內就把R追到了,可是交往不足一個月,A又覺得R有些地方令他/她無法接受。一個月後,A就疏遠R了(根本談不上正式分手)。後來,A又遇上了S。A這次又非常認真地對我說:「我覺得今次真的是找對了人!我就是喜歡這一種人。」可是A今次不太順利,S沒有接受A,A很不快樂,為甚麼他/她心中的Mr./Mrs.Right不理會自己呢?但是一個月後,A又對我說遇上了T,又說「這次應是我的Mr./Mrs.Right了!」

還有另外一次,朋友K與拍拖一年的伴侶分手了,原因是K覺得「對方不是自己的Mr./Mrs.Right」。後來一個月後,我無意中得悉原來K認識了Z,並且在一個月時間就認定對方是上天派給自己的Mr./Mrs.Right。K後來的確與Z拍拖了,但誰料Z很快就與K分手了,因為Z又覺得K不是他/她的Mr./Mrs.Right!

由上述這兩件事,我可以說,Mr./Mrs.Right有兩個用途:(1) 追人;(2) 分手。當你想追求人,你被對方一切的美好所吸引,你就把對方的優點構造成心中的Mr./Mrs.Right,繼而認定對方就是你的Mr./Mrs.Right。但當有天你們的感情淡了,對方看在眼裡有很多不完美之處,你就會拿一個想像的Mr./Mrs.Right出來比較,質疑對方不是你的Mr./Mrs.Right。簡單而言,Mr./Mrs.Right是人當下那刻的喜惡而改變,哪又與你所說的「命中注定」自相矛盾!

我們在現代社會習慣了消費,連戀愛也以消費的模式進行。我們猶如在百貨公司裡找尋商品一樣,尋找一款名為Mr./Mrs.Right的商品,最好對方具備所有我需要的功能,最好是靚仔/女、有錢、上進、有風度、聰明等等等。「我的Mr./Mrs.Right」本身就是按照「我」的想法而來,是配合「我」的。當你還未戀愛,你當然可以選一個你喜歡的人來愛吧!但是,當你已經戀愛,戀愛本是兩個人的事,怎會只有你一個「我」呢? 說到底大家只是懶惰,最好對方變成自己的Mr./Mrs.Right,那自己就不用面對自己的缺點、不用花力氣改變了。

我從來都不認為誰人誰人是否我的Mr./Mrs.Right,因為我根本不相信有perfect match的Mr./Mrs.Right。「命中注定」的perfect match只是編劇創作出來,為了增加愛情的戲劇性。你真的相信這個世界有另一個人與你完美配合嗎?

所以,那些還懷疑對方是否Mr./Mrs.Right的朋友,認認真真對待兩人相處的問題吧,不要抬「Mr./Mrs.Right」作借口吧!那些以為錯過了Mr./Mrs.Right的朋友,放開懷抱,世界這麼大,好好享受單身的快樂吧!那些想追求Mr./Mrs.Right的朋友,不要陷入迷信Mr./Mrs.Right的一切美好,簡簡單單地學習與對方相處吧!


2011-07-23

時間

我需要一點時間。

整個七月都忙不停。先是忙於找屋,然後急在十天內搬屋;同時間全家病倒了,醫務所、急症室、中醫診所成為我上班時間以外的「好去處」。在這種情況下,休息都不夠時間,更何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工作以外做自己想做的事是需要時間的,更何況是需要兼顧家事的人母/人妻,放工後還要為著阿仔的體溫、吃喝而煩憂,幾乎沒有半點時間留給自己。但是,我不想因為這樣而放棄自己的想做的事,努力擠出時間讀書、思考。

我想起去年年初,我剛懷孕又急忙搞婚禮(同時工作也是超忙),但那時我早已經答應了一份書籍設計的工作。懷孕是需要多休息,那陣子我時常都很容易累。我喜歡這個設計工作,不想放棄。每晚食飯後我都累到睡著了,但為了準時交稿,我半夜又會醒來,爬起身做設計,第二朝又早起上班去。那時幾乎一星期有三天都是這樣,直至最後完稿、出書。

後來我一直用這件小事提醒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的確要犧牲休息時間來努力,不可躲懶。

最近正閱讀《劈炮吾撈》一書,作者訪問了數位「劈炮」(離開原有固定工作/被炒)的人,如何「吾撈」--創業或把自己的興趣發展成事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人如何發掘自己的才能及興趣,並感受到自己「真的」「渴求」「engaged in」一個看似非主流的行業裡面。這一點,即使你劈炮與否,也是需要的。書中的每一個人,由一個想法變成一盤生意之間,也投放了超過至少半年至一年的私人時間,不懈怠地默默籌備。

我想,要是在工作以外進修或實踐我想做的事,這段路已不只是排一本書的時間了。城巿人,唯有睡少一點吧。

2011-06-14

隨便說說

嗯,怎樣說好呢,最近總是不太開心,心事重重,滿是頹喪,時常低頭,對自己失去信心。


我是一個要求高的人,可是我的要求都是放在心裡,行動上沒有做到;當期望與實際出現分歧,總是覺得甚麼事情都落差了。情況就是,我知道自已甚麼事上做得不好了,我沒有面對,反過來卻不斷逃避。

我該怎樣好呢?這種負面的情緒一直困著我。

唯一的方法大概是抬起頭來面對現實吧,無論是錯失或是失敗。但是,人是知易難行,而我卻難於踏出這一步,於是一直膠著了。

2011-04-12

The Passion -- 這六年來


今天,我們第 9 屆 YLA 的朋友聚首一堂,慶祝相識六年的日子。慶祝還是次要,更重要的是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一停,回顧這六年來的成長,分享一下各人的心路歷程。

坦白說,有些席上的朋友相識多年,我可能曾讀過你們的 xanga,或我們又在 facebook 互相留言打氣,但這樣面對面分享感受,好像除了六年前的 camp 或 trip 後,這些年來已經很久都沒有試過了。(又或我太摺吧,哈哈) 

聽著大家的分享,我好喜歡 Anton 的形容詞「滄桑」--我感到我們每一個都「滄桑」了。已不再是六年前那個無憂無累的小伙子,而是經歷過不同類型的磨練(無論工作、愛情、家庭等等),帶點成熟韻味,仍抱有點點自我堅持/「夢想」,勇敢面對困難/失敗的成年人。嗯,我真的覺得我們現在才算得「成年」,自我的想法才開始建立。

輪到我分享近況的時候,或許心情也太興奮和期待,一面倒說著自己不知不覺間實踐了六年前的 MY DREAM。事實上,當我事後再認真審視自 YLDP 後至今六年之間,其實我也如葉閃學坐一樣,左搖右擺,跌跌碰碰,慢慢才學會平衡。我滿足於現在我所謂「完滿」的生活,其實可能那只是我個人較知足,珍惜現在吧,哈哈哈哈哈。我當年的 MY DREAM 早已遺忘/改變了,不過冥冥中又實現了,也值得與大家分享這份高興。

Young Leaders,感謝你們的真誠,大家一起朝著未來的目標進發吧!

2011-03-22

兩片葉子的緣份--記「菜園開枝社區散葉」承種菜園村植物行動


今天響應「菜園開枝社區散葉」承種菜園村植物行動,走入菜園村領養村民的植物。入村之前並沒有甚麼期望,純粹希望承種自己想種的植物(實用的蘆薈和難得一見的非洲玫瑰),不想白白放棄植物的生命。

大概因為拆村的工程已展開,今天的菜園村比年初三胡士托的時候,顯得冷清和落泊。我看到菜園生活館那塊田長出來的雜草,想起當天 Jenny、周思中等人在這裡開墾種出來的菜和果,細心數算那不過是一年間的事。剛剛開始,又要結束,感到很婉惜。

要選擇領養的植物了。我問統籌人阿敏非洲玫瑰的下落,原來她搞錯了,那不是非洲玫瑰,而是另一種植物。但既是有緣,我也因著她而來,就領養她吧。

然後,要選擇蘆薈了。現場有很多蘆薈,然而阿敏說要「新鮮」掘蘆薈給我們,於是一位叔叔帶著我們來到生活館旁邊的葉園,來到屋前的一塊小土地,那裡有十多棵蘆薈。叔叔倒一些水往蘆薈的泥土上,以便掘起蘆薈的根時,根不會鬆散,可完整並健康地轉到盆裡栽種。

叔叔純熟地兩下就把蘆薈的根掘起了,我第一次看到蘆薈完整的根。當下,我想到,這個地方原是一個家庭前園的空地,這裡的主人在這裡種下一棵又一棵的蘆薈,當他看到自己種的植物要連根拔起時,他的心情會如何?我望一望身後的葉家大屋,門窗已封上膠紙,不可再住人。屋要拆了,蘆薈也要搬家了。

然後我見到禮叔--這個葉園的主人。我走上前與禮叔打招呼,說起第一次來菜園村時到訪他家的小事。那時,我記得那還是一千人入村影相撐菜園村的夏天,當時禮叔的爸爸還健在,我們聽著禮叔說著葉園和葉家四代人的故事,他爸爸是校長,他們一磚一木砌這間屋,親手種這些植物,在菜園村生活了幾十年,就是這樣和親手種的植物一同在這個叫菜園村的地方落地生根。

禮叔聽到我提起往事,說自己也很不捨得這裡。當天他建這間屋,由他去領牌,今天他又要拆這間屋,把拆出來的物料拿去賣。說到這裡,我們靜下來,因為,真的很難過。

我抱著我的兒子葉閃,向禮叔說起我夫家也姓葉,第一次到菜園村時就探訪葉園,到今天又偶然地被帶到葉園領養這裡的植物,我們應該很有緣份。禮叔看看葉閃的臉,笑了,說可能幾百年前我們是親戚。我請他一起在「葉園」前拍照留念,禮叔就說著「葉園」是用甚麼物料做的,替他造牌的師博還說可以用一百年。連小小的一個牌也有他的故事。現在屋要拆了,禮叔會把「葉園」這個牌帶到菜園新村裡。

離開的時候,我祝願「葉園」在菜園新村可以繼續開枝散葉。禮叔說,菜園新村開放的時候,請我帶著會走路的葉閃和我的老公一同再來「葉園」。我說好的;我心裡也期待著兩個葉家再相遇。

回家的時候,我再看看那盆「以為是非洲玫瑰」的花,掛著一個小紙牌,寫著她是來自葉園。大概也是一點點緣份吧。

「葉園」這兩個小生命就來到我們這個葉家延續了。

我和禮叔@菜園村葉園

從葉園領養的蘆薈與「以為是非洲玫瑰」的花

領養出世紙

題外話:我覺得和「葉園」這兩個字有緣,還有因為還未有「閃閃」這個名字之前,葉生曾說笑我們的孩子叫「葉緣」(諧音「孽緣」),純綷玩我,我又信以為真喜歡「葉緣」這個名字。


2011-01-20

iPhone 也寫 blog

Testing Testing!
依家連手機都可以寫 blog,仲可以同步內容,好誇張啊! 

2011-01-16

生活的選擇,選擇的生活

今天偶然下一同讀了兩篇文章,對生活有很大的反思:

1. 一年唔幫襯大地產商

當初讀報知道 BB (龐一鳴)有此行動時,已覺得很感動:一年喎!不是我這種偶然一次不去青衣城購物的師奶,而是身體力行持續一年!今天偶然讀到他的 blog,發現他除了行動外,還書寫記下過程,當中還有一些非常實用的 tips 給大家(例如搜集了不在大商場的戲院名單),有助大家一樣身體力行!

2. 白吃野人 (低碳生活@香港)

話說,野人今年二十八歲,大學時聽到堆填區快滿的新聞,開始對環保感到興趣,逐漸開始身體力行把環保理念融入生活,除了自己種菜、造麵包,也會撿薯條,吃剩菜,因為他覺得浪費食物是浪費資源(那確實是對的),所以要珍惜資源,把剩餘的食物也檢回來!現時他住在一所村屋,月租加上交通費,每月開支不過是三、四千,但已擁有他追求的健康環保生活。

令我最大反思的是,二人賺的錢不多,也不追求無限的慾望,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地堅持原則,不受主流所限,重建自己的生活模式。

而我呢?

2011-01-15

雄心壯志的開始!

小時候,老師總要求我們寫週記。那時候,不會理會自己文筆如何爛,甚麼都會寫,精彩外遊也好,無聊訴苦也好,時事感想也好。一邊寫下來,一邊整理思緒。可能落筆時苦惱的事,一年後已記不起,但文字總留下了生活的痕跡。

人長大了,每天忙忙碌碌,寫下來的已不多,記得的更少。每年年初總愛寫下「今年一定要做的十件事」,一年怱怱過去,年底寫回顧時,做到的又有否一件小事?

決心寫下週記,希望文字可記下時間。我不可以再浪費青春了。

2011-01-03

2010 阿米高眼中大事回顧


1. 生 : 葉閃之生
感受著一個小生命在自己的身體裡慢慢長大,由那個只有「閃下閃下」的心臟,最後變成一粒小 B 葉閃。經歷分娩之痛、養育之情,令我明白生命是怎樣的一回事。

2. 老 : 婆婆之老
婆婆終於要入老人院了,那大概是一個老人家最想避免的事,最後還是要發生。我也害怕老。

3. 病 : 家人患癌
第一次陪家人到腫瘤科門診等候,那一片死寂,印象深刻,令我感到莫名的恐懼。但恐懼不會令人康復,只有面對才會令人有勇力走下去。這一課癌病101的課,總有一天要經歷,幸好現在還不算遲。

4. 工作
我時常把工作形容為情侣,要愛它才可以和它相處。大概,今年我們的關係變得更親密,對我的挑戰更大。

5. 新居
無敵海景也好,簡樸之家也好。感謝和我建立新居的人。我終於有廚房、書房和客廳了。

6. 菜園村 南生圍 大浪西
我不是直接的行動者,但一直留意事態之發展,在可以參與時參與。那都是香港最美麗的地方,可是,不知道還有沒有未來。

7. 產假
人生大概只有產假才可以享湊仔樂和隨心所慾地休養。上一次放長假已是三年前大學畢業後的最後暑假,怎麼我這三年來都忙忙忙?於是,產假的日子,我盡量不想工作的事,因為我需要 break。

8. 投票
2010年有兩票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票是 516 的五區公投,那大概是香港民主上的重要一課,要記入香港的歷史裡。第二票是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選舉,坐月都要去投票,這一個投票資格得來不易,也見證我在這個界別裡工作了一段日子。

9. 家庭
和葉生結婚之後,我多了一個家庭,明白甚麼叫 family bonding。

10. The last but not least: 結婚
(因為葉宏謙偷看我打這篇 notes,又要笑我,我決定不說結婚有甚麼感動,等他一輩子也要估估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