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我們這一家豬扒.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我們這一家豬扒. Show all posts

2011-11-12

為甚麼孩子要上學?

早前我在 facebook 大叫「我今日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小孩報讀幼稚園是要面試的,而接受面試的是小孩的父母,即是我!!!我最怕面試!!!」,大家都以為我要安排葉閃入學、現在要面試了。多謝大家還留言叫我不用擔心,但實情是我那時只是剛開始看幼兒園的資料,而經過認真考慮後,我們決定明年不會安排葉閃入幼兒園,待三歲才入幼稚園。不過這件小事,幾乎令我如夢初醒要思考香港父母最煩惱的事情--孩子的教育。

葉閃剛剛只滿一歲,就要報學校了嗎?老實說,我最初都難以相信原來幼稚園/幼兒園是要早一年報讀的,但這是香港的現況。換言之,明年九月入學,今年十月家長們就要為子女張羅一切了。

至於我們豬扒家,為何無啦啦想報幼兒園呢?最主要原因是我們發現葉閃好喜歡和同齡的小孩玩耍,他時常在公園裡、食店內、圖書館裡見到同齡的小孩都主動上前,又伸手又發聲想和對方做朋友;而我們的圈子裡,大多是單身/未有小孩/不會結婚的朋友(或是我們在朋友圈內屬另類早婚生子的人),葉閃長時間只和我們同齡的朋友(即他的契爸契媽)玩耍,不多機會可與同齡的小孩交朋友。另外,我們也想減輕閃嫲湊仔的負擔,半天幼兒園可令閃嫲有多點休息或自由時間。於是,幼兒園成為了可能性之一。

那幼兒園到底是甚麼東西呢?首先,我要先解釋幼兒園與幼稚園的分別。幼稚園是給三歲的兒童入讀的,而幼兒園是給兩歲的(即所謂的「學前班」)。其實我們八十後這一代,大多是由幼稚園開始入學,那個年代還未普及幼兒園。至於幼兒園何故近年變得普及,我猜原因有三。第一是現時雙職父母增多,父母難以兼顧家庭與工作(特別是那些計劃隔兩年生一個的夫婦,當母親生第二胎的時候,而第一胎就剛剛足齡入幼兒園),唯有提早安排子女入學,讓有經驗的幼園老師教導子女,減輕湊仔的壓力;當有此需求就有供應,於是幼兒園也隨即增加。第二是現在人人都說「不要輸在起步點上」,唯有把起步點愈 set 愈前,兩歲稍為懂事就入讀學前班,「為入讀幼稚園作準備」云云,擔心子女到時未能適應等等。第三是為考入某某幼稚園,於是幼兒園成為熱身賽,若成功考入該幼稚園附屬的幼兒園,則好大機會可直上心儀的幼稚園,屆時又可以少擔心升小學的事(如無意外的話)。要注意的是,那些心儀的幼稚園未必一定是名牌幼稚園,因為不少幼稚園都會出現「多人爭位」的局面,我也不了解是否因為家長可自由為子女報讀幼稚園,報多少間不設上限,所有家長為保險計多報幾間,令報名總人數永遠多於真正需要的學額數目,令只要略有口碑的幼稚園都現報名人潮。

而我自己如何看送葉閃上幼兒園這事呢?據我資料有限及膚淺的理解,大多數幼兒園的學前班是不會教小孩任何 A B C/1+1=2 等「學術知識」,又不會有功課(that's good!),小孩都是返幼兒園隨便玩玩、學學簡單規矩、訓練自理能力等等,其實也不會太辛苦。

那為甚麼不考慮 playgroup 呢?那可能來自我對 playgroup 的偏見。因為我見那些 playgroup 的宣傳都是要學英文/普通話/法文/西班牙文/N種能力,好像家長付了那一百多元的一節內,教育中心就要提供好幾個活動,務求讓小孩在一小時內達到某個(或多個)預設的「教學目的」。其實愈年幼的小孩愈多創意,甚麼東西也好玩和充滿學習機會,用不著上那些雞精一小時,急於一小時內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我對 playgroup 並沒有好感。

除了 playgroup 外,近年還多了 home schooling。有些朋友(特別是沒有小孩的朋友)常說 home schooling 很好啊,既然學校制度又吃人,既然又不必要上幼稚園,不如不上學校自家教。大概他們沒有小孩,home schooling 這麼好,好像選擇幼稚園的父母都沒有給孩子最好的選擇。然而 home schooling 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我有一位與我同齡的朋友是沒有上幼稚園的,她非常聰明,語言能力很好。但是,我這位朋友沒有上幼稚園的原因是,她家裡有好多兄弟姊妹(五個或以上),而她是尾二,她有多位哥哥姐姐可以教導她,所以她沒有上幼稚園,童年時也有很多玩伴。即使外國的經驗,不少 home schooling 的家長也會組成網絡,定時自組學習班,讓小孩有機會與同齡的學童一起學習。我的葉閃是獨子/長子,既沒有同輩,身邊也未有這種網絡,雙親又全職工作,而現時我們的家也只有豆腐潤這麼小,要葉閃「在家學習」(就算有戶外課,但總有很多時候在家裡),我反而覺得 home schooling 是困住他在家裡。而且,我覺得上學也會為小孩帶來快樂,那就是與同齡的小孩一起玩,我對幼園並非反感,所以我最終也會送葉閃上學,那只是時間的問題。

後來我和閃嫲商量應否為葉閃安排入學這回事,閃嫲知道我們的想法後,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每星期她都會找些日子帶葉閃與她老友們的孫仔(那與葉閃同齡)一起玩耍,可讓葉閃多接觸同齡的小孩;而她也應付到現時照顧葉閃的情況,毋須急於送葉閃上幼兒園,可待葉閃三歲時才入半天的幼稚園。閃嫲曾在幼園工作,有很多觀察小孩成長的經驗,也了解葉閃的成長需要;在閃嫲仍可照顧葉閃的情況下,我當然很信任和支持她的想法吧。

入學這件事暫時總算告一段落,或延至下年才煩擾我(=P)。但這件事是一個開始,叫我這個懶散的母親認真思考關於小孩正規教育的問題。很多人會對 playgroup、home schooling、幼園等等持有不同的想法,A說這好,B說那好,但是到最後我們要選擇甚麼,還是要我們豬扒家自己認清楚自己需要甚麼後,才能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步點」及「不要做怪獸家長」這些群體壓力下,下定決心找一個自問適合自己的方向。

做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啊...

=============================

《為甚麼孩子要上學?》也是一本書的書名,作者是大江健三郎,曾於 1994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本書是作者因為照顧其智障兒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應該給他們什麼?」所寫的樸實隨筆。詳情見此連結


2011-06-15

《天下父母心》(假) 致詞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My Friends,

一般節目的致詞,必定由該節目的重要參與成員(如導演、監製、主持或主要演員)負責,又或邀請外來的名人擔任致詞嘉賓。然而我,只是這個節目其中一位細小的幕後製作人員的家屬,心裡也有很多話想說,所以自行在這裡搞這一個「非官方」的致詞,想與你分享一個節目裡不為人知、但由我眼睛出發的二三事。所以,很感謝你願意 click 入這篇文章,聽我這小小的分享。

我應該是這節目的第一個觀眾,而你認識謙的話,也請你多多支持。

現在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所有內容,其實在這個節目成形之前,必須要有人搜尋相關資料、整理內容、聯絡導演主持台前幕後所有人員、統籌所有道具服裝場地等等等,而這個最痛苦但又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我老公葉宏謙負責。他是這個節目的資料搜集及統籌。

當這個節目只是開了第一次製作會議,葉生回來時已在家中滔滔不絕向我細訴每集大概以甚麼做主題,問我這樣好不好,那樣如何找資料等。所以,早在還未有任何影像、甚至內容之前,我的腦袋已經一次又一次播著他描述的片段。

有一晚,靈感女神又突然在我們臨睡前來到,她捉著葉生不放,葉生靈感不斷湧上來,於是他又捉著我說說說不停。我多得半夜湊葉閃的訓練,也與他說啊說啊說到半夜三點,後來連葉閃也起來湊湊熱鬧起身飲夜奶 (!!)。可以想像,一個節目製作人員的家庭生活,就是如此充滿著「創作靈感」,哈哈。

此外,這個節目也教曉我們很多的事。

葉閃出世沒多久,葉生就入港台工作,忙得不可交關,基本上連休息的時間也不多,更何況是準備小孩子的日常生活呢?然而,我很感激這個節目的監製找了葉生做這個節目,因為今輯節目是內容是圍繞育兒,給了葉生一個寓工作於家庭的機會。葉生在資料搜集過程中,需要訪問很多家長、幼兒教育專家、老師等等,不單取得了很多幼兒知識(例如:為何冬天的母乳與夏天的母乳有所不同、幼兒能否學習兩文三語等等),在過程中也聽得很多育兒的實際經驗,或觀察到不同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兒童是怎樣的,從而給我們一同慢慢整理現時香港的育兒狀況,再反思自己應該如何走下這條育兒之路。

另一方面,我相信,這個節目可以是不止給父母看的,可以討論的範圍也不止於育兒。

在香港做父母絶不容易,而且也很大壓力。整個社會都對下一代有很多意見,繼而整個社會(包括我自己也曾經)對下一代的父母(即所謂「家長」)也有很多意見,有時更取笑家長是一種變態的動物,甚至是怪獸。我自己現時也是父母(也被標籤為「家長」),非常感受到四方八面的人教我如何湊仔的群體壓力。

有時葉生與我分享訪問父母時的所見所聞時,縱然我不會認同每一對父母的做法,只是我聽這些父母的訪問之中,我自己也是「媽媽」的身分令我不其然對這些父母有很大的同理心。我從他們擔心的事情之中,進一步看到這個城巿的問題及荒謬,以及香港父母面對這些問題時所產生的無力感,然後唯有努力從育兒過程上自救自己和孩子,以適合這個城巿的遊戲規則。

我想,除了討論家長行為/或評論家長是否怪獸之外,也可從我上述這個角度出發來看這個節目,即使是否家長的你也可在過程中思考:「我們現在的社會有何問題?我們為未來可以做點甚麼/不做甚麼?」希望你也可在節目中得到一點啟發。

最後,順道祝大家父親節快樂,也希望天下的父母每星期也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好好享受做父親母親的快樂。

阿米高

2011-05-11

借回來的空間

自小我都不常買東西, 特別是書、碟、裝飾物等,因為住屋環境狹窄,沒有空間擺放。曾經有小學同學送了一個玻璃相架給我,我放在床頭的第一天,因為空間太少雜物太多,一不小心就被我掃跌碎了,自此,我不敢再收藏任何裝飾物,也請朋友別送「擺」的東西給我。

然而,這個習慣,在今年開始改變了。新婚以後,我們租了一個稍大的地方,也知道業主短期內不會收回這個地方,我認為我們安定了,終於有了「家」的感覺。我開始會裝飾這裡,會買及收藏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建立了「Green Corner」、書櫃、碟庫、工作室、廚房、葉閃的玩具反斗城等等。

只是,美夢這樣甜,總有一天要破滅。今天收到業主電話,我的業主被她的業主逼遷,而她又在原區找不了租盤,於是她要搬回「我的家」了。換言之,「我的家」很快不再是我的家。嗯,我幾乎忘了,租別人的屋,那不過是借回來的空間。

我應該如何呢?我呷一口咖啡,望著這間屋內的每一個小物件,還有我那兩棵從菜園村搬回來的植物,我對他們說:不好意思,你們剛搬進來,很快我們要一起搬家了。

我的業主因為被逼遷,於是連她的孩子也要轉校了。小時候,我也曾轉校,轉校對我來說是一件大件事,轉一次我已經覺得不得了。如果我們這些無殼蝸牛不斷租房子,每隔一兩年又被逼遷而搬屋的話,小孩也會這樣無辜地被逼轉校、適應新的環境嗎?

我的業主被逼遷,她還有自己物業(即是我現在的家);結果,最後輸家都是無置業的我們。我們除了叫一聲「地產霸權」(噢,遺憾地他們都是小業主,談不上「霸」),以為不買樓就不會變成地產的奴隸,是不是太傻了吧 !? 我又可以怎麼辦?

2011-05-07

湊仔的 mentor

閃嫲與閃
母親節前夕,該寫一點關於做母親的心情。其實我覺得自己還未像一個母親,我似乎較像葉閃的姐姐,而閃嫲更像葉閃的「母親」。因為,在我要工作的日子,全都是閃嫲替我照顧葉閃的。正所謂「生娘不及養娘大」,閃嫲和葉閃感情特別要好。所以葉閃的母親節,一定要和閃嫲慶祝吧。

湊仔是需要 mentor 的,而在我學做母親這一個角色之際,閃嫲是我的 mentor。由照顧葉閃屙屎、沖涼、轉食固體食物、頭暈身熱等,我都是從閃嫲身上學的。旁人都說婆媳很容易因為照顧小孩而鬧不和,自問幸運,我和閃嫲湊仔的取態/想法也是接近,而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就上網找專家、看書或問護士,沒有誰人當自己必定是對的。

除了「知識」層面上向閃嫲學習,「觀摩」閃嫲湊閃,也讓我學了不少。我和葉閃玩玩具,總是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給他玩,我 give,葉閃 take。有次我觀察閃嫲和葉閃玩,閃嫲是和葉閃一起玩同一個玩具,與葉閃是互相 give and take,葉閃遞玩具給閃嫲,閃嫲也給葉閃反應,逗得葉閃相當開心。這刻我更明白「mentor 的重要性」,因為有些事情不是說出口或純粹指導的,而是透過觀察和潛移默化的。

我慶幸有人陪我湊葉閃,讓我感到湊仔並不困難。在湊仔的過程中,我更明白「家族」是怎樣一回事,就是把某些情感一代一代傳下去 ... 這也是我結婚生仔後最大的得著。

祝願所有母親(包括婆婆和嫲嫲)母親節快樂!:)

2011-04-19

親愛的老公:沒有我的日子

親愛的老公:

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這是我離開你的第一天。
(不過你放心,第五天我就會回來,我不過是去公幹五天而已。)

我知道,沒有我在你身旁,你的日子一定會相當難過。
(因為你放工回來,只有一人對付頑強的葉閃。)

你或許會想念我,我的思念是會與你同在的,與你共渡每一個困難。
(只是我的肉體會離開香港,葉閃就拜託你好好照顧了。)

我相信你是捱得過的,人總是要學會獨處。
(而且你已接受全職爸爸測試 1.0,與葉閃單打獨鬥應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你覺得苦悶,就找朋友喝啤酒吐吐苦水吧。
(但記得一定要丟垃圾,不要再把啤酒罐放在葉閃伸手觸及的地方了。)

希望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祝你不會被葉閃擊倒吧!)

我是會想念你的。再見。
(我也會想念閃閃的。yoyoyo~~~bye bye!!!!!!)

你老婆上

2011-03-31

其實還未算最壞--嗎?

失眠,或許文字能夠治療。或是,我更需要一點正能量來支持自己。

2011年3月31日。

放工的時候,收到我阿媽的電話,聽到她忍著淚水的哭聲,我還以為是甚麼事。

「公司改制,我返工返到下個月... 」五一勞動節最低工資未到,我阿媽先被公司栽員。她學歷低,年紀也不少,而且同一時間應有不少人被栽,她要重新再找工作大概也不容易;但是,我仍保持積極態度安慰她:「不要緊,再慢慢找工作,或先返兼職吧。」

嚇死,我還以為是後父癌症復發。被炒,其實還未算最壞,至少一家人齊齊整整、平平安安。

一小時後,我還未踏入家門,又收到我阿媽的電話。「他今天覆診,醫生說癌病復發...」哈哈哈,愚人節提早一天到嗎?一天內可以有足夠時間發生這麼多的事嗎?是TVB肥皂劇嗎?

我,沉默了。我還可以說一句「其實還未算最壞」嗎?甚麼才是最壞?還會有更壞的事嗎?--面對癌症,身心不斷打仗,對我來說已經是很壞的事。

我咬一咬唇,還是保持冷靜地安慰她:「不要緊吧。」

天空沒有下雨,但我的心好像下了一場大雨。一切好像又推倒重來。

我的確好難過。

回到家裡,看到熟睡的葉閃。可愛的圓臉,給我一點力量。唯有安慰自己:難過是我們仍有感覺,至少我們仍活著。

嗯,其實還未算最壞。好吧,我們再沉著應戰吧。

2011-02-07

葉閃,當你第一次躺在大樹下...

葉閃 :

和暖的陽光曬在你的臉上,你張開雙手,大字形躺在大樹下的石上,熟睡著。

這是你第一次躺在大樹下睡覺,這個地方叫「菜園村」,位於元朗橫台山;這一個地方的名字,大概你長大後在地圖上也找不到、及看不見,或是,你會找到一個叫「新菜園村」或「菜園新村」的地方。

關於這一個地方,只要你簡單 google 搜尋一下,你會看到它與「高鐵」、「收地」、「賠償」等關鍵詞有關。嗯,的而且確,這個地方「出名」,是因高鐵而起;在傳媒的報導上,大部分都著眼於「收地賠償」這一回事,例如政府要收回菜園村而建高鐵,村民不滿賠償等等。

但 是,對於每一個參與這一場運動的我們來說,「菜園村」不只是「收地賠償合理與否」的計算方程式,而是,這個地方引發起一連串「人民規劃」、「城巿發展」、 「生活模式」等理念的討論與實踐。再簡單一點來說,不是純粹人家收了你的屋,而要求對方賠錢給你;更重要的是,你會如何反抗無諮詢的清拆,如何參與城巿規 劃,如何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裡建立理想的農業生活。

現在,因著「經濟發展」之名而面臨遭破壞的地方,還有南生圍、新界東北 等地方,那些都是這個城巿的珍貴資源。他日,若果你能夠再看到這些地方,那不是上天而降的幸運,而是過去及現在(當你還小的時候)很多有心人付出努力爭 取,由當年的利東街、天星皇后等一個個有關土地/空間的社會運動所累積得來的。就如你今天躺在的這個地方,也是一班有心人持續爭取,而短暫留下來的。

我們這一代人現在還要繼續努力,而這些地方的未來、這些永續的生活模式,也要靠你們一樣努力「經營」。

親愛的葉閃,我希望你也會愛上這土地的氣味。

你的媽媽
阿米高上


攝於 2011.02.05 (大年初四)
「新春糊士托 ‧ 菜園滾滾來 ﹣大型廢墟藝術節」

2011-01-24

我老公係個小 PA


我老公係港台既小 PA,人工唔高,工時長,要勞動,可謂捱驢仔之工作。

朋友問我點睇佢喺港台工作。嗯,我諗啊諗,第一下就諗:如果佢冇咁忙就好喇。不過除左忙之外(其實比起其他傳媒既PA,可能已唔算忙),我又點睇佢拍既野呢?

嗯,質素上算不上完美,但係,有空間俾佢發揮,已經好好。

有一次佢度橋,我同佢傾啊傾啊,一傾就傾到三點。傾完我覺得好滿足,因為當你有諗法又有空間,製作真係好鬼正。而呢個節目將會喺三色台播,有成幾十萬嘅觀眾。雖然最後由條橋到成事或會有好多難以控制嘅地方,但如果有觀眾睇完你個節目後又有啟發,的確係件好正嘅事。

所以,我好 proud of 我老公呢,嘻嘻。

工作中的葉生與主動幫手的葉閃


2010-09-18

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

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

1. 每日幾忙都好,爭取時間同你老婆同個 B 一齊玩。你老婆由生仔o個一刻不斷湊仔,又因為生仔而身體差晒,淨係 feel 到好累同好痛,心理上冇咁快感受到生仔既喜悅。儘量製造一下家庭樂,等佢都享受到生仔既喜悅。

2. 生仔前買一部 iPhone / 集影相影片上網玩樂於一身既智能電話俾你老婆。(或者游說你老婆買一部亦得)由生仔留院到坐月,你老婆大部分時間都係對住粒 B/自己一個人,又唔出得街,又未必下下有精力去開電腦,一部輕巧既電話俾佢自娛一番係可以抒緩情緒,特別係餵夜奶冇人同佢傾計既晚上。

3. 你老婆夜晚餵夜奶其實好辛苦。你未必可以幫到手,但千祈唔好淨係掛住訓,至少叫兩聲等佢知道你知道佢忙碌中。當你老婆餵完奶,幾豬扒都要轉個身去攬下佢,佢一個人成晚眼光光餵奶,又冇得訓,好需要有人疼錫。

4. 每朝起身第一件事係去廚房座熱一杯鮮奶,然後先去做其他野(刷牙洗面上網玩面書 whatever),幾分鐘後記得返轉頭拎杯奶俾老婆飲。你老婆夜晚餵完夜奶其實好肚餓,但又冇力去廚房拎野食,第二朝起身面都未洗又要即刻餵奶,真係好好好肚餓。座熱一杯鮮奶所花既時間好短,但至少俾你老婆頂下肚,又窩心。

5. 當你老婆餵完奶個樣死下死下,記得伸出雙手幫手掃風抱 B 抹面換片。餵人奶你幫唔到,唯有做下其他野幫佢湊 B,唔好淨係玩 B。

6. 如果一班專業阿媽仲追問「做左 XXX 未啊?」你幫你老婆搞啦,因為餵完人奶真係冇晒力,個腦都 function 唔到,你仲要求佢可以做乜呢?俾你老婆慢慢學湊仔啦。

7. BB 係好可愛,但唔好淨係同個 BB 講野。你老婆o係隔離都想你同佢講下野。

8. 你老婆出院頭一個星期身體仲未有力,傷口仲會痛,行步路都要搵野扶,所以唔好要佢操勞任何野,叫佢去拎野都唔好。一個星期後,到佢傷口好返可以行路既時候,但晚晚餵奶精神都仲未好,所以盡量俾佢 hae,等佢回復精神同平穩情緒。

9. 餵人奶其實令到成個人好乾,多斟水俾佢飲;可以既話,買少少多汁既生果,俾佢可以滋潤一下。

10. 如果你老婆而家餵 B 餵到冇乜表情,又唔多出聲,其實佢真係好累。記得主動同佢講多兩句,俾佢知道你都知佢辛苦。

最後,如果佢湊 B 捱左咁耐,都冇發你脾氣,仲寫篇「如何減低你老婆患上產後抑鬱的機會?」自娛一番,其實佢算有耐性架喇,仲有兩分幽默同三分文彩,好好珍惜。

btw,其實我老公都真係好好,佢真係咁忙都努力做晒所有家務同上述事情!讚!


由於閃閃太懶訓,要出動「豬扒戰隊」叫醒閃閃起身飲​奶。

2010-06-13

球迷老婆奇遇記 - 世界盃開鑼!


1. 世界盃原來唔只係兩個鐘一場。球迷為左要捧自己既球隊,開賽前一刻都要打 xBox,揀返即將開賽既球隊踢返場。現實賽果難料,至少要打機贏你 ... 老婆唯有放棄睇電視既自由。


2. 大肚老婆要保持充足睡眠,但球迷要睇深夜精彩球賽,於是兩人進行分房協議。

3. 但老公會突然衝入房,問老婆做咩唔俾個 b 睇波 ... 老婆唔係唔俾,但要打開個肚皮睇咩...

4. 老婆訓到半夜扎醒,聽到客廳水靜河飛,但房內又不見人影... 一出廳,原來球迷o係等球賽開始之際由小睡變昏迷...

5. 老婆唯有叫醒球迷入房訓,但球迷醒來第一句係「幾點?幾比幾?」老婆一睇鐘,回一句「踢完喇!」

6. 球迷好懶訓,眼都冇開過,但個口堅持不停叫「幾比幾?」

7. 老婆為求早 d 訓覺,唯有打開電視,但轉左幾個台都冇報... 最後好似叫仔起身咁,叫左勁耐先拉得郁個豬腩球迷...

8. 球迷一衝入房就飛落床,但轉頭又突然話去屙尿,久久不見人...

9. 原本好眼訓既球迷好快又醒過來,打開電腦回顧精彩一刻...

10. 一個懶訓但賴死既球迷同醉酒佬可以一樣可怕。

2010-03-09

YY囍義 : 後記




感謝每一個參與<YY囍義>的您(無論是籌備、協助或出席),對於我們來說,能夠在一晚時間與幾十個好友分享這個喜悅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雖然我們有不少想法和想堅持的地方,但時間太少、意外(無論是人為或是自然)不少,這個派對或許未算完美,但我們已經好努力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做一些接近我們想法的婚禮。但願在這一個唯一一次的機會,與我們的朋友坦然分享我們的想法。

籌備及協助的朋友太多,而我們太緊張,也未有完整地在派對裡一一致謝,希望在這個note裡再一次感謝,並且希望出席的朋友也了解這個派對裡面背後的小故事...

1. 籌委(Oskar, Seph, Grace, Pang, GiGi, Edmond, Hilary, Regine, Jay, Tsui, Bonnie, 小如)
還記得通知大家結婚的那天是2月6日,短短一個月時間,大家既請年假,又花心神找尋物資,為我們想安排的食物而處理搬運、洗碗等工序,還要提心跳膽緊張一整晚... 真的是沒有你們,哪有囍義?而我們真的好想再有機會好好和你們聊天和相聚!(等入伙吧!)

2. 拍攝 (梁雅雯, 梁希文, 威威, Enoch)
如果我們non-stop拍照也覺得累的話,我真的覺得你們十萬級辛苦... 更重要的是,我們竟然沒有和你們拍照!!!!!!!!!!!!!

3. 遊戲搞手 (阿敏, Eric) + 音樂 (中極)
我們覺得遊戲和音樂是不可缺少的原素啊... 這三位簡直是表演級人馬,平時參與他們的戲劇活動及音樂會是要付錢入場的... 現在三位不辭勞苦、不計酬勞為我們搞遊戲及音樂, 我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4. 設計 (何B)
無論是做帖、或是剪片,你都短時間內起貨,好勁!!(還有你幫我們搵屋!!)

5. 服裝及化妝 (Circle)
我相信不只於你接近專業的能力,而是你由相識至現在那種默契。

6. 食物安排 (愛華, 蝙蝠, 小松鼠, 燕薇, 荷芳, 海虹, 潤水, 樹蛙, 秋霞, 水滴, 阿牛, 覃玉旗, 淑儀)
因為太多意外 (天雨),以及人為上未能完美的安排,難以向各位朋友詳細分享你們背後的想法,令你們的心思未能好好地表達,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在最後送上愛華的致辭,希望出席的朋友不單喜歡食物的味道,更重要是明白婦女們背後的理念。

7. 曲奇 (金恩)
多謝你抱病也送這一份大禮,我也好想與你親身分享你的曲奇。而我本人是好期待但竟然一塊也沒有機會嚐到!!!

8. 臨時協助的朋友們 (人數太多,不能盡錄)
多謝那些Call guest,以至是現場佈置、搬運食物、洗碗等臨時拉夫的朋友幫手!

9. 場地 (文研女皇,和親身到來的您您您您您)
若果沒有女皇的「神奇手指」一督,我們怎能夠可以在嶺南永安裡舉辦派對呢?好感謝大家山長水遠來到嶺南,特別是那些由港島東/將軍澳專程而來的朋友,認識我們相識的地方,而這個地方不單是記載我們相處的時光,也記載著我們大學三年成長的重要時刻。

最後,感激每位的投入參與,錯漏百出,非戰之罪。正因為我們都不完美,所以釋然,繼續我們每天的執著和認真。


---------------------

(食物安排負責人)

大家好!我叫愛華,別名茶花籽,現居住於屯門,主要職務是家庭CEO,(哈!哈!)熱衷於分享烹飪之道,喜愛古典的東西,也樂意學習及分享中國傳統飲食的傳承。

在這喜慶的日子裡,很榮幸受到你們的邀請,負責籌備今天的晚宴,雖然時間有點急促,但因為是可愛的阿Jay開到聲,所以就義不容辭一口答應了,今天這麼多親朋師長歡聚在一起,為一對新人慶賀,請允許我借機分享一下關於飲食的一些感悟,以及為新郎、新娘獻出我最衷心的祝福!

首先是關於飲食,與其相關的詞語有很多,如:「不時不食」、「民以食為天」、「冬食蘿蔔夏食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補藥不如食補」、「食不厭精」、「失飪不食」、「不多食」...等等,這些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飲食心得及智慧。其實飲食之道方是生活之道。道以醫顯,而最高明的醫生不是治病醫痛的醫生,而應該是教導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順應天時節氣的變化來調理我們的飲食配搭,指導晨昏的作息的醫師,而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信心及覺醒的態度,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食醫。

人每日必須藉由五谷、五果、五菜的進食才能生存,食人人都會,看似簡單又絕不簡單,煮看似容易,又絕不容易。飲食者不只是為了飽肚,及味覺的享受。一飯一粥都來之不易,要有無數的因緣和合才能成就一頓飯。如果每日的每一次用餐時,都有對天地、對農夫的無限感恩;對烹飪者的無盡感謝;對自身身體的真正關懷,那麼你的每一頓飯裡都有道的彰顯、神的恩典、佛的慈悲!


而烹飪、料理食物也絕不是油、鹽、醬醋的堆積;不是煎炒炆焗的展現;不是被動的,不得不為之生活負担。應是一種積極的參與,專心的研究、投入;一種創意美學;生活的藝術以及生存及生命的領悟。

如何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調配飲食
如何應天地而從自然的變更作息

這其中蘊藏著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們終極的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以及高遠的宇宙人文情懷。

這樣說來,看似高深莫測,其實非也,道不遠人,道就在平常飲水飯食間,搬架抬水中一一盡現。如果你對自己的生命有擔當、對人有愛,對環境及社會有責任感,那麼你就會在每一頓飯,每一天的工作、學習裡顯現以上的智慧及情懷。

以上是關於飲、食、煮的一些體會,接下來當然是為對新人獻上的祝福語:

恭喜恭喜!在這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柳絲吐綠的美好日子裡結連理,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您看!有延綿的春雨,轟鳴的春雷為你們作証。;有和煦的春日、溫暖的春日為你們作伴。這真是個不錯選擇。有人說經過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擦肩而過,而你們在今世相知、相遇,肯定是經過N次的500次回眸,才可以重逢,在茫茫人海中,這情緣是多麼的奇妙和不可思議!這需要怎樣的尋覓、堅守和等候啊!?祈願你們真心的相攜相伴,珍惜彼此。祈願你們無論處境、外貌如何改變,都相隨相依「執子之手與子皆老」!

我們將無盡的希冀及滿心誠摯的祝福都化為能量,融入今晚的菜式裡。如下有:
有溫馨浪漫的玫瑰花茶
有養生潤膚的有機豆漿
有益脾胃的小米沙律
有滋味無窮的牛蒡三絲
有益腦養心的紅米黃薑飯
有清甜爽的本地椰菜….

好了,好了,打住!其他菜式就不多講了,在場的80個人的口水流出來就不好意思了!還請你們自己一會兒慢慢品嚐,細細體味吧!

品嚐味、品嚐道、品嚐人生

哦!飲杯…..!

愛華敬賀
2010.3.5

--------------------

2010-03-02

回帖




各位同志們 :

Yes I Do! (食物已安排,記得Yes了真的要Do!)

<yy> 程序</yy>
拍照
遊戲
結盟
晚宴
分享


<yy> 備註</yy>

結盟位置
1. 結盟假屯門嶺南大學永安廣場舉行,地圖另見附件。永安為各路同志召集之地,一進嶺南正門可見。
2. 可於旺角東港鐵站乘坐67X巴士,或葵芳地鐵站乘坐67M巴士,直到嶺南正門對面,最為簡便(車程約一小時)。西鐵則於兆康站落車,F出口,約10分鐘步行路程。

服飾
3. 各位同志難得來到結盟大會,難免會比較高下(玩遊戲),建議同志們穿著簡便衣服。
4. 是次結盟以紅色為記號,可穿著或佩戴任何紅色的衣物或物件。

晚宴
5. 是次晚宴的糧食均來自森山農作、清泉香茶,為了響應自然而生的理念,呼籲同志們自備個人餐具,少用即棄餐具,減少破壞環境。
6. 由於各同志的酒量無限,唯酒水有限;若同志們甚喜酒水,歡迎自行帶備,與眾同歡!

分享
7. 請各同志帶備一件物件、或任何多媒體的東西,甚或可準備一個表現手法(當晚有不少為武藝非凡的同志!),令你會聯想起任何我們兩人或其中一人的性格、趣事、印象、或任何有關的事情,以作分享。(毋須特意買一件送給我們的禮物,找一件令你們立刻想起我/我們的物件即可,並於結盟派對結束後可取回,或送給我們亦可!)
8. 如屬多媒體分享,可聯絡 Oskar 同志協助技術支援。

聯絡及查詢
(可直接聯絡右邊被tag人士,請稍後另見Inbox或電郵有其個人電話及電郵)

當天上午乃是我派系文研十週年慶祝活動開幕儀式及「圈繪文化」活動,通過創意繪圈活動﹐展示文化研究系在過去十年以至未來跟學生、文化界﹑屯門社區以至整體社會建立關係和文化網絡的願景。我們謹呼籲各同志一展身手,與本派系的友好相聚,互相交流認識,詳情可見以下盟址 :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310410536786&ref=mf#!/event.php?eid=279208404162

敬祝
囍義成功!

葉宏謙同志及楊佩文同志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