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3

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



我一直對綠色的生活態度/模式有興趣。綠色不是購買有機產品那麼簡單,而是一種態度及行動,選擇減少對破壞環境的生活模式,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與大自然共生。(雖然還未算完全身體力行,但也努力提醒自己。)

早前我參與了 SLOW experience/Bella Ip 主講的《全新的我們》(The New We) 放映會 x「如何能在地產霸權下好地地生活?」策略分享,認識到「Permaculture」一字。「Permaculture」是由 permanent (永久的)、culture (文化) 及 agriculture (農業) 所組成的新詞。我很快就被這個詞語所吸引。

原本三月馬寶寶社區農場有一個 Permaculture 入門工作坊,然而我那三天都有工作在身未能參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錯過工作坊,反而更主動花時間在網上找關於 Permaculture 的資料,後來發現台灣發展 Permaculture (台灣譯為「樸門」)已有一段時間,例如有台灣樸門社群網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等,還有相關出版書籍!現在我正閱讀的《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正是由一位在台灣實踐 Permaculture 的孟磊(Peter Morehead)及江慧儀所著寫。

這是一本入門書籍,簡單介紹 Permaculture 的意思、理念及原則。Permaculture 不是一種有機農法,不是單一技術, 不是一套規則,而是提供一套設計系統與方法,也是一種生活態與藝術,讓人可發展永續性及自力更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與大自然共生。

書中提及12個 Permaculture的設計原則,難以一一在這裡細訴。當中最吸引我的是,Permaculture 最核心的思想是向大自然學習,了解及參考大自然界中萬物互相倚賴共生的模式,從而設計我們的生活。其中一個例子是用廚餘當作蚯蚓的食物,而蚯蚓又可用作魚餌餵魚,魚又成為人的食物,把生態系統中的不同元素整合起來,以生產最大的資源。

此書的下半部分還有台灣的實際例子供參考,待我讀完再分享。

台灣還有城和鄉,不喜歡城巿的人可跑到鄉村裡生活,而香港的城巿發展則不斷入侵鄉村空間,鄉的人都要出來抗爭。到底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和空間,可容讓我們發展本地永續的生活模式呢?


相關連結:
 綠色行銷:《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介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